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國民經濟持續恢復下的外貿新圖景
2024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突破43.8萬億元,同比增長5.0%,彰顯了經濟韌性和全球供應鏈樞紐地位。出口額達25.45萬億元,增速7.1%;進口額18.39萬億元,增長2.3%。全年實現貿易順差7.06萬億元,較上年進一步擴大。這一成績得益於國內產業鏈優勢與國際市場需求的雙重支撐,同時"一帶一路"和RCEP等區域合作機制持續釋放紅利。
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貨物進出口額達22.07萬億元,同比增長6.4%,占總額近五成。其中對沿線國家出口12.21萬億元(增長9.6%),進口9.86萬億元(增長2.7%)。這一區域合作成果不僅強化了與新興市場的貿易紐帶,還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了雙邊經濟互補性發展。
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規模達13.16萬億元,同比增長4.5%,成為外貿增長的重要引擎。區域內產業鏈協同效應逐步顯現,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等優勢品類出口持續擴大,而能源資源類商品進口則為國內生產提供了穩定保障。
作為外貿主力軍的民營企業表現尤為亮眼,全年進出口額24.33萬億元,同比增長8.8%,占總額比重升至55.5%。其中出口16.47萬億元(增長9.4%),展現了其在靈活應對市場變化、開拓新興渠道方面的突出能力。
服務業高水平開放推動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7.5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顯著高於貨物貿易。出口額3.18萬億元(增長18.2%),進口額4.35萬億元(增長11.8%)。儘管仍存在1.17萬億元的逆差,但知識密集型服務如數位技術、金融保險等領域出口占比提升,反映出服務貿易結構正在向高附加值方向轉型。
總結展望
2024年中國外貿發展呈現出"貨物與服務協同推進,區域合作多點突破"的鮮明特徵。在複雜國際環境下,通過強化市場主體活力、深化制度型開放和拓展新興市場空間,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樞紐地位更加穩固。未來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技術賦能加速,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將持續湧現,為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