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5年生活污水處理行業現狀分析:廣東省啟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8890處

2025年生活污水處理行業現狀分析:廣東省啟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8890處

2025-04-03 11:28:38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廣東省地處中國南端,總面積約17.98萬平方公里,地形多樣,氣候條件優越,擁有21個地級市,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4個區域。截至2023年底,全省常住人口約1.27億,農村常住人口約3123萬,占比24.58%,農村經濟以農業、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為主。

  《2025-2030年中國生活污水處理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廣東省啟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8890處。從分布上看,粵東地區設施布設相對較少。處理工藝方面,厭氧池與人工濕地組合占比最高,達56.8%,其餘主要工藝包括AO/AAO(占19.9%)、生物接觸氧化法(占8.5%)、MBR/MBBR(占5.9%)和化糞池(占4%)等。中型村莊在農村中占比最大,對應污水處理設施設計日處理能力為30-60t。

  依據《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方案》,設計日處理能力20噸及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每年需監測兩次。監測項目分為必測項目(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和選測項目(水溫、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總氮、懸浮物、總磷和糞大腸菌群等)。本研究數據來源於2021-2023年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對省內21個地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監測記錄,涵蓋多種處理設施出水水質指標濃度及相應排放標準。

  二、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研究方法解析

  (一)水質評價方法

  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評價執行地方標準,本研究採用單因子評價法。該方法依據最差項指標濃度值確定水質是否達標,將超標指標按處理設施超標率排序,找出主要污染指標,並通過特定公式計算超標倍數。

  (二)差異性分析方法

  運用雙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Duncan法,對比不同處理技術、不同區域對水質指標濃度的影響以及不同處理組間的差異。分析前對數據進行正態性和方差齊性檢驗,確保結果的準確性。相關分析藉助IBMSPSSStatistics25軟體完成,並用Origin2021軟體繪製差異圖。

  (三)運行效果評價分析方法

  採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決策優選綜合評價體系。以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果評價為總目標,將經濟、技術、管理因素作為準則層,選取厭氧池+人工濕地、AO/AAO等5種處理技術作為方案層。通過查閱資料和專家意見確定各準則層判斷矩陣,計算權重並進行一致性檢驗,對評價指標無量綱化處理後計算綜合評價得分,以此評估不同區域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果。

  三、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現狀呈現

  (一)主要污染指標與超標情況

  2021-2023年數據顯示,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的主要污染物為氨氮(超標率6.75%)、化學需氧量(超標率1.66%)、懸浮物(超標率0.64%)和總磷(超標率0.44%)。不同地區主要污染物超標情況存在差異,粵北和粵西地區超標率較高,其中氨氮超標最嚴重的是粵北,化學需氧量和懸浮物超標最嚴重的是粵西,珠三角總磷超標率相對較高,粵東主要污染物超標率均低於平均水平。

  從處理技術來看,厭氧池+人工濕地和化糞池技術出水水質超標率較高,平均超標率分別達11.05%和8.40%。不同地區不同處理技術的超標情況也有所不同,總體上粵北和粵西地區各處理技術超標率高於平均水平,粵東和珠三角地區則較低。

  計算不同地區主要污染指標超標倍數發現,氨氮平均超標倍數最大(1.35),其次為總磷(1.17)。粵東地區主要污染物平均超標倍數最大,為1.05。各地區超標倍數排序存在差異,化學需氧量在粵北超標倍數最大,氨氮在粵東超標倍數最大,懸浮物在珠三角超標倍數最大,總磷在粵東超標倍數最大。

  (二)差異性分析結果

  雙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氨氮、化學需氧量、懸浮物在不同處理技術和不同區域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總磷在不同處理技術間無顯著性差異,但在不同區域間差異顯著。

  從不同污染物出水濃度來看,氨氮和化學需氧量在不同區域間的差異性更為明顯。整體上,粵西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各水質指標濃度顯著高於其他3個區域,厭氧池+人工濕地和化糞池技術出水水質指標濃度明顯高於其他處理技術。

  (三)運行效果評價分析結果

  通過構建綜合評價體系,結合不同區域經濟、技術和管理水平差異賦予各指標層不同權重。經濟較發達的珠三角地區,技術性能和管理效益權重較高;經濟欠發達的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經濟特徵權重較高。

  評價結果顯示,經濟較發達農村地區得分最高的污水處理技術為AO/AAO,其次為生物接觸氧化和MBR/MBBR;經濟欠發達農村地區得分較高的為厭氧池+人工濕地和化糞池技術。這表明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適宜的生活污水處理技術不同,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選擇。

  四、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問題與建議探討

  氨氮超標是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的突出問題,可能與廣東地區氣溫波動影響硝化細菌活性有關。為此,需優化污水處理工藝,調整運行策略,增強微生物群落穩定性,同時加強設施維護管理,提高氨氮去除效率。

  粵西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指標濃度較高,推測與資金和技術匱乏有關。應加大對粵西地區的投入,提升其污水治理能力和效率,推動該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發展。

  厭氧池+人工濕地和化糞池技術雖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有一定優勢,但存在污染物超標率高的問題。生活污水處理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需優化設計參數,提高管理維護水平,綜合考慮水質特性、處理目標、經濟成本和環境影響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以提升處理效果,降低超標率。

  綜上所述,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問題。其主要污染指標包括氨氮、化學需氧量、懸浮物和總磷,不同地區和處理技術的超標情況及處理效果存在顯著差異。經濟較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適宜的污水處理技術不同,需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為推動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進一步發展,應優化處理工藝,加強對粵西地區的投入,提高設施設計、管理和維護水平,從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2025年生活污水處理行業趨勢下,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有望朝著更加科學、高效的方向發展,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提升整體治理水平。

更多生活污水處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活污水處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