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幾年,全球印刷市場規模在持續增長,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約4000億美元,以下是2025年印刷市場前景分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印刷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印刷術被譽為「文明之母」,其出現推動了書籍大規模的複製,為人類知識文明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擁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印刷史,隋唐時期雕版印刷術便已發明,隨後宋朝時期出現活字印刷術,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
從印刷方式來看,我國印刷業主要採用鉛排、鉛印等傳統方式,難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20世紀80年代,原國家計委等部門制定了「雷射照排、電子分色、膠印印刷、裝訂聯動」16字方針,為我國印刷業全面普及照排膠印,並向高速、優質、數位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指明了路徑,最終使我國印刷技術告別了「鉛與火」,走進了「光與電」,印刷業也得以快速發展。目前印刷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年產值規模超過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印刷市場已發展出膠印、凹印、柔印、凸印、數字印刷、網印等多種印刷方式,其中膠印已成為我國印刷市場的主要印刷方式,市場占有率約為55%,凹印、柔印、凸印的市場份額分別約21%、9%、7%,數字印刷和網印等方式占比相對較小。
數位化、智能化技術將不斷成熟和完善,為印刷行業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和創新動力。印刷市場前景分析指出,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湧現,也將為印刷行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
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趨勢的加強,印刷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變革,以滿足市場需求。個性化定製、差異化服務將成為印刷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環保政策將越來越嚴格,綠色印刷將成為印刷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印刷企業需要加強環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高產品的環保性能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全球貿易的不斷發展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加劇,中國印刷行業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印刷企業需要加強與國際市場的聯繫與合作,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和趨勢,推動中國印刷品牌的國際化進程。
綜合來看,印刷市場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技術創新、市場需求變化以及環保意識增強將推動印刷行業朝著數位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儘管面臨技術更新、環保政策和市場競爭等挑戰,但個性化定製、綠色印刷和國際化發展等機遇將為印刷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更多印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印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