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肉類加工行業競爭加劇,消費需求持續分化。作為行業龍頭的雙匯發展卻面臨營收連續四年下滑的挑戰,其核心產品火腿腸和冷鮮豬肉銷量雙雙下降,同時在高額分紅與債務攀升之間尋求平衡,引發市場對其經營策略的關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火腿腸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年報顯示,雙匯發展實現營業收入595.61億元,同比下降0.55%,歸母淨利潤49.89億元,同比減少1.26%。這是公司自2021年以來營收連續第四年下滑。其中,包裝肉製品(含火腿腸、香腸等)銷量下降6.11%,生鮮豬產品(以冷鮮豬肉為主)銷量減少4.4%,直接拖累整體業績。
市場需求端的結構性變化成為關鍵制約因素:年輕消費者對新鮮、低加工肉類產品偏好增強,擠壓了傳統火腿腸市場空間;生鮮豬肉受預製菜興起和消費場景轉移影響,渠道需求疲軟。儘管經銷商數量從2021年的約1.8萬家增至2024年末的2.13萬家,但銷量增長未能同步跟上,反映終端市場滲透效率下降。
在業績持續下滑背景下,雙匯發展仍保持「清倉式」分紅策略。2024年全年分紅總額達48.85億元,占淨利潤的97.92%,股利支付率接近100%。高比例分紅的背後是大股東萬洲國際的資本訴求——後者通過子公司羅特克斯持有雙匯發展70%以上股份,並亟需資金償還歷史債務。
然而,公司有息負債規模卻逆勢激增:從2021年的23.64億元增至2024年的79.24億元,三年增長逾2倍,其中短期借款占比顯著提升。截至2024年末,貨幣資金已低於短期債務餘額,凸顯流動性壓力。財務費用同步走高,年利息支出突破1.8億元,進一步侵蝕利潤空間。
為應對豬價波動,雙匯發展長期依賴凍品庫存調節產能。2024年末凍品庫存已降至較低水平,但整體存貨仍高達69.97億元(2023年曾達85.15億元),存貨周轉率連續三年低於行業平均水平。2023年低價囤積凍肉的逆周期操作導致存貨激增,反而加劇了資金占用壓力。
同時,公司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擴張,從2021年的108.35億元增至2024年的168.93億元,在建工程預算達46.49億元,顯示其試圖通過產能擴建突破增長瓶頸。但市場需求疲軟與行業競爭加劇的環境下,新增產能能否轉化為實際收益仍存不確定性。
總結:
從核心產品銷量下滑到財務結構失衡,雙匯發展正面臨多維挑戰。高分紅政策雖強化股東回報,卻未能解決營收增長乏力的根本問題;債務攀升疊加存貨積壓,則進一步壓縮了企業應對市場波動的彈性空間。未來如何平衡資本分配、優化產能布局並適應消費趨勢變化,將成為決定這家行業巨頭能否破局的關鍵。
更多火腿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火腿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