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氫能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節點。近年來,氫能行業不斷取得新進展,從政策扶持到技術突破,從應用場景拓展到產業鏈完善,各個方面都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氫能憑藉其清潔、高效等諸多優勢,逐漸成為能源領域的焦點,有望在未來能源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
《2024-2029年中國氫能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氫能產業在「制-儲-輸-用」各個環節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新疆庫車、寧夏寧東等地一批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相繼建成,這些項目貫通了可再生氫製取、儲運、應用的全流程,起到了顯著的示範帶動作用。
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累計建成產能超25萬噸,我國占比超50%,這一數據充分顯示出我國已逐步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引領地區。202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正式實施,氫能被納入我國能源管理體系。這一舉措意義重大,為我國持續完善氫能產業政策體系、推動技術創新、構建綠色低碳多元化氫能供給體系等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2月27日,相關政策進一步提出,探索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與相關產業集成式發展新模式,穩步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及可持續燃料產業,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有序推進全國氫能信息平台建設,探索開展管道輸氫項目試點應用,各地也在積極建立完善氫能管理機制。這些政策的出台,為氫能全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對於氫能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當前,我國氫能產業正從規劃階段邁向具體實施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方面,氫能應用的經濟性有待提升,核心技術水平及轉化率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政策支持體系也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氫儲能具備大規模、長周期的優勢,在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不斷增大、電網消納壓力日益增加的情況下,氫儲能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儲存和運輸仍是氫能產業發展的瓶頸,如何降低氫氣的儲存和運輸成本,是完善氫能商業模式的關鍵。
在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相關方面發布了《中國氫能技術發展路線圖研究》。氫能行業分析指出,該路線圖結合應用場景、技術成本和未來中國能源轉型需求,提出了到2060年的發展目標。屆時,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化效益將更加明顯,氫能配合柔性可調節終端技術在工業、交通、電力、建築等各場景廣泛應用,近80%場景較傳統技術路徑經濟性更優。
為實現這一目標,路線圖還規劃了具體的發展路徑:2025年至2030年,著重推進電解槽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加快在交通和工業領域開展清潔氫示範應用,積極研發電力系統的燃氫發電技術;2030年至2035年,進一步推進儲運技術降本增效,推動清潔氫在交通、工業和電力領域的商業化應用;2035年至2050年,深入推進相關技術研發應用,形成多元化、規模化的用氫格局;2050年至2060年,持續提高新興技術研發水平,充分發揮可再生氫對低碳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
2025年,氫能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趨勢明顯,在政策支持、技術研發、產業布局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儘管面臨著應用經濟性、技術水平和政策體系等方面的挑戰,但隨著技術發展路線圖的明確,以及氫儲能優勢的逐步發揮,氫能產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在未來,氫能有望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更多氫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氫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