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農藥行業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正經歷著重要的變革。數據顯示,我國已制定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標準數量不斷增加,從2019年的125項增長到2021年的180項,增幅顯著。然而,與國際組織和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在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數量和覆蓋範圍上仍存在差距。本文通過對我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現狀的分析,探討農藥行業的發展趨勢和面臨的挑戰。
(一)標準數量增長顯著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農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數量不斷增加。2021年實施的GB 2763-2021及其補充標準GB 2763.1-2022中,涉及草莓的農藥MRL標準達到180項,涵蓋185種農藥。這一增長反映了我國在農藥管理方面的積極進展,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登記農藥的限量標準情況
截至2024年10月,我國登記在草莓上使用且在有效期內的農藥產品共計162個,涉及72種有效成分。其中,37種有效成分在GB 2763-2021及其補充標準GB 2763.1-2022中規定了MRL。然而,仍有29種有效成分在兩個標準中均沒有在草莓上的限量標準,這表明我國在農藥登記與殘留限量標準制定之間的銜接仍有待加強。
(三)配套檢測方法的完善
在180項農藥MRL中,有141項推薦了相應的檢測方法,涉及國家標準(GB)、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SN)、農業行業標準(NY)等。然而,仍有39項沒有推薦相配套的檢測方法,這可能對農藥殘留的監測和執法帶來一定挑戰。
(一)限量標準的增加與調整
與2019年相比,2021年的標準在草莓中新增了55項限量標準,增幅為44.0%。其中,漿果和其他小型水果的限量由原來的55項增加到93項,增幅高達69.09%。此外,部分農藥的限量範圍或限量值也進行了調整,如溴甲烷的臨時限量從30 mg/kg改為0.02 mg/kg。
(二)登記農藥的限量增加
2021年的標準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20種登記農藥的限量,包括多種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同時,豁免制定MRL的農藥增加了4種,這有助於簡化管理流程,提高監管效率。
(三)檢測方法的調整
在125項原有標準中,25項的推薦檢測方法進行了調整。例如,阿維菌素、毒死蜱等23項限量增加了相應的檢測方法,而氟蟲腈的檢測方法由GB 23200.34和NY/T 1379變更為SN/T 1982。這些調整有助於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一)標準數量仍顯不足
儘管我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量不斷增加,但與國際組織和已開發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例如,歐盟、日本的農藥MRL標準數量分別為515項和297項,遠高於我國。此外,我國在草莓上的具體限量標準數量仍低於國際水平,這可能對農產品出口產生一定影響。
(二)生產用藥和登記農藥的不匹配
在實際生產中,草莓的農藥殘留問題較為突出,存在超範圍使用農藥的情況。部分農藥在生產中使用但既沒有登記也無限量標準,這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潛在風險。因此,加快制定已登記農藥的限量標準,並在生產中優先推薦使用已在草莓上獲得登記的農藥,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三)建議
加快標準制定:建議加快制定已登記農藥的限量標準,農藥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參照國際組織和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採取「一律標準」來填補標準空白。
加強監測與執法:加強對農藥使用的監測和執法力度,確保農藥使用符合登記要求和限量標準。
推動綠色發展:鼓勵使用綠色防控技術和低毒、低殘留農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2025年,農藥行業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我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數量不斷增加,檢測方法不斷完善,但仍面臨標準數量不足、生產用藥與登記農藥不匹配等挑戰。通過加快標準制定、加強監測與執法以及推動綠色發展,農藥行業將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更多農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