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公司依託核心業務與戰略布局的協同效應,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在製冷劑價格上行周期中把握機遇,疊加新材料產能釋放帶來的成本優化,報告期內經營質量顯著改善。同時通過產業鏈垂直整合及新興賽道拓展,進一步鞏固行業地位並開闢第二增長曲線,為長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冷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1.99億元(同比增長12%),歸母淨利潤3.75億元(同比大增227%)。其中製冷劑業務表現尤為突出:全年銷量達6.48萬噸,化工新材料板塊毛利率提升至26.11%,毛利額較上年增加155%。四季度單季營收33.20億元(環比增長16%),毛利率進一步攀升至16.16%,顯示產品結構持續優化與成本控制成效顯著。
受益於國際公約約束下配額總量縮減,R22/R125等製冷劑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142元/噸和11717元/噸。外貿市場價格較年初提升幅度達1.7萬2.3萬元/噸,內外貿價差逐步收窄預示全球市場整合加速。2025年配額政策落地後,三代製冷劑供需緊平衡態勢將持續強化行業壁壘,公司憑藉完整產業鏈布局有望在價格共振中實現超額收益。
通過與頭部企業合資成立廣東深凜智冷科技,公司整合全氟聚醚冷卻液、鋁冷板等核心材料生產能力,形成浸沒式及冷板式液冷解決方案的完整供應能力。該領域技術儲備覆蓋從基礎材料到系統集成全流程,尤其在AI算力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散熱需求爆發背景下,預計將成為未來三年重要業績增量。
與智元機器人等合作設立光谷東智公司,並獲得7000萬元首批訂單,標誌著公司在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領域實現商業化突破。依託電極箔材料技術優勢延伸至具身智能硬體製造,將形成"關鍵材料核心組件整機產品"的垂直生態體系,打開智能製造領域長期增長通道。
烏蘭察布生產基地2000萬平方米產能投產後,已與超150家客戶建立合作,送樣規格突破480種。該新型電極箔較傳統產品性能提升40%,在新能源併網、AI伺服器電源管理等場景具有不可替代性。通過綁定上游鋁粉供應及下游電容器製造,公司構建起全球唯一的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總結:2024年是公司戰略轉型的關鍵節點,在製冷劑行業周期紅利與新材料產能釋放的雙重驅動下,盈利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未來隨著液冷散熱解決方案規模化落地、人形機器人產品線量產以及積層箔技術疊代帶來的市場滲透率提升,公司將持續受益於新能源、AI算力和智能製造等領域的結構性增長機遇。儘管面臨行業競爭加劇和技術疊代風險,其全產業鏈布局與核心技術壁壘仍為其在長周期中保持領先優勢奠定堅實基礎。
更多製冷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冷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