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指紋晶片市場規模呈現顯著增長態勢。2018年,全球指紋晶片市場規模達到119889萬顆,銷售額為30.7億美元,以下是2025年指紋晶片市場分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指紋晶片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指紋晶片市場規模預計突破60億美元,其中中國占據全球35%以上份額,市場規模超20億美元。這一增長得益於智慧型手機、智能家居、金融支付和安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需求。
中國指紋晶片市場規模在過去幾年中實現了快速增長。2025-2030年,中國指紋晶片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市場規模預計從2025年的約120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超過2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5.8%。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需求。
從應用領域來看,智慧型手機仍然是指紋晶片最大的應用市場,2023年智慧型手機領域對指紋晶片的需求占比超過50%。智能門鎖市場近年來快速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80億元人民幣,指紋晶片在智能門鎖中的滲透率超過70%,成為該領域的主要技術解決方案。支付終端領域,指紋晶片的應用也逐漸普及,尤其是在移動支付和金融安全領域,指紋識別技術成為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國指紋晶片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頭部企業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匯頂科技、思立微、兆易創新等國內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表現突出,2023年匯頂科技的市場份額超過30%,穩居行業第一。思立微和兆易創新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5%和10%,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國際企業如高通、Synaptics等也在中國市場占據一定份額,但受到國內企業的強勢競爭,其市場份額逐年下降。
指紋晶片技術的不斷創新是推動市場規模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指紋晶片市場前景分析指出,隨著算法優化、識別速度提升、功耗降低等方面的技術進步,指紋晶片的性能不斷提高,用戶體驗得到改善,從而促進了指紋晶片在更多領域的應用。例如,多模態生物識別技術的興起,將指紋與人臉、虹膜等技術的融合應用,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身份認證方式,進一步拓展了指紋晶片的市場空間。
智慧型手機、智能家居、金融支付和安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需求是推動指紋晶片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消費者對智能設備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不斷提高,以及各行業對身份認證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指紋晶片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例如,在智能家居領域,消費者對智能門鎖、智能家電等設備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越來越高,這將促使指紋晶片在這些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
國家政策對指紋晶片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扶持作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的目標,為指紋晶片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時,相關標準的出台,如《指紋識別設備通用技術規範》新增活體檢測指標,提高了指紋晶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進了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國家在信息安全領域的重視,也推動了指紋晶片在金融、安防等領域的應用。
總之,指紋晶片市場規模在全球和中國都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和政策的支持,指紋晶片市場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更多指紋晶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指紋晶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