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綠氫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載體,其重要性日益凸顯。2025年,綠氫行業在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預計到2030年,我國綠氫需求量將達到500萬噸/年。這一增長不僅反映了綠氫在能源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也展示了其在交通、化工、能源和冶金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以下將從多個維度探討2025年綠氫行業的發展趨勢。
《2025-2030年中國氫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綠氫技術的不斷突破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我國在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關鍵環節取得了顯著進展。在氫製取環節,可再生能源制氫將成為我國氫氣供應的主要增量,化石能源制氫產量預計將於2030年前後達峰並進入快速下降通道。目前,我國化石能源制氫技術已完全實現國產化,大規模工業副產氫提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基於可再生電力的水電解制氫技術是氫製取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其中鹼性電解槽在能耗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單槽產氫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單槽產氫量快速接近國際領先水平,膜電極製備、電堆集成等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基本相當,核心材料正在進入國產化替代階段。固體氧化物電解槽(SOEC)系統已達百千瓦水平,從材料到系統設計的技術體系基本成型。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槽(AEM)完成了500kW單槽和MW級集成樣機開發,整體技術水平處在全球第一梯隊。
綠氫儲運技術的多元化發展為產業規模化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我國氫儲運產業呈現技術路線從單一氣態向氣液固多相拓展、國產化能力從系統層面向材料與零部件延伸、儲運規模從近程批次供應向長途穩定供應過渡的發展態勢。基於壓力容器的氣態儲運技術成熟度高,是當前我國氫儲運的主要形式。萬標方級中壓球罐、90MPa站用儲氫容器、35MPaⅢ儲氫瓶等裝備基本實現全產業鏈技術自主可控,產品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低溫液氫技術快速進步,真空冷箱、透平膨脹機、正仲氫轉化器等核心裝備具備國產化能力,大型氫液化裝備已邁上10t/d等級。有機液體儲氫技術已進入試點示範階段,固態儲氫技術位於全球第一梯隊,鈦系、鎂系等儲氫材料研發與產業化方面具備領先優勢,並已形成從材料研發到裝備製造的完整產業鏈。
綠氫加注設施建設的穩步推進為氫能應用提供了重要保障。截至2024年9月,我國累計建成加氫站數量超510座,穩居全球首位。高壓氣氫加氫站EPC能力日趨成熟,壓縮機已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加氫槍、控制閥等核心零部件具備國產化能力。目前,我國加氫站以35MPa、500kg/d高壓儲氫加氫站為主,正在積極推進70MPa、1000kg/d高壓儲氫加氫站的商業推廣。近年來,在我國新建成站點中,1000kg/d以上大型加氫站占比已逐漸升高至40%左右。液氫加氫站方面,我國已具備從液態儲氫到增壓汽化再到高壓氫氣加注的總體技術方案設計能力,45MPa級高壓液氫泵等核心裝備完成樣機開發,初步具備國產化替代能力。未來我國加氫站將呈現氣液並行的發展態勢,加注方式將從高壓氣氫加注向液氫汽化加注和液氫加注拓展。
綠氫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我國氫能應用技術呈現從單一交通領域向能源、冶金等領域加速拓展的態勢,化工領域用氫需求逐步從灰氫向綠氫過渡。在交通領域,我國採取商用車優先的發展路線,燃料電池系統與集成水平快速提升,電堆性能接近國際領先水平,核心材料國產化步伐不斷加快。在能源領域,我國電氫耦合技術快速進步,「電-氫-電」最高轉化率已達50%左右;燃煤機組摻氨燃燒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燃氣輪機摻氫/純氫燃燒發電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在化工領域,綠色合成氨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大規模CO₂加氫制甲醇技術進入中試階段;電氫合成綠色航煤技術完成百噸級驗證。在冶金領域,氫冶金技術整體仍處於試點示範階段,我國已完成了富氫高爐全工藝流程驗證;氫基豎爐技術仍以引進吸收為主。
綠氫行業分析指出,綠氫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預計到2030年,我國氫能各領域技術將趨於成熟,基本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可控,國產產品具備一定競爭力,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中國電解槽、燃料電池等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在氫製取環節,預計到2030年,我國鹼性水電解制氫技術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PEM水電解制氫技術具備較高成熟度,核心材料基本完成國產化替代;SOEC水電解制氫技術與AEM水電解制氫技術進入商業化初期階段。未來我國將形成「以ALK+PEM為主線,SOEC與AEM為補充」的發展模式。在氫儲運環節,預計到2030年,高壓氣態氫儲運技術仍將占據主導地位;低溫液氫儲運技術在部分長距離運輸場景實現商業化運營;有機液體氫儲運技術將在部分場景與其他技術形成優勢互補;固態儲氫技術有望在固定儲氫場景和兩輪車等特色場景實現規模化應用;摻氫/純氫管道輸氫技術完成適用性與安全性驗證,各類輸氫管道建成總里程有望突破5000km。
2025年,綠氫行業在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預計到2030年,我國綠氫需求量將達到500萬噸/年。綠氫技術的不斷突破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儲運技術的多元化發展和加注設施的穩步推進為產業規模化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未來,綠氫產業將在交通、化工、能源和冶金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更多氫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氫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