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從2021年低空經濟概念首次寫入國家規劃,到2024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積極打造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的引擎,這一領域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然而,儘管低空經濟取得了顯著進展,仍面臨一些短板和挑戰,特別是在零部件研發、空域管理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的重要議題。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零部件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產業生態,尤其是上游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目前,全國通航使用低空空域比例依然較低,且未成網連片,這嚴重製約了低空經濟的發展。建議在重點城市範圍內先行試點,將低空空域分類劃設為管制、監視、報告和靈活轉換空域,實現低空空域分類劃設、全域覆蓋、動態釋放、靈活使用。同時,制定具備實施性的規劃和管理政策,發布覆蓋全省的專項低空航圖,規劃常態化低空飛行航線,以實現各空域的互聯互通。
在產業生態構建中,高端主控晶片、精密元器件、鋰電池等上游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至關重要。政府應制定並給予相關低空經濟重點產業的政策支持,推動通航直升機產業與上下游產業的協同聯動。通過加強零部件研發,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為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技術創新是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建議政府鼓勵本土企業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合作,共同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對低空經濟相關生產製造企業的產品研發升級和成品給予適當資金支持,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化、智能化、市場化的升級研發。
在技術創新過程中,財政支持的作用不可忽視。通過加大財政投入,推動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突破,特別是在航空材料、智能控制系統等方面的研發,將有助於提升低空經濟的整體技術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
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議整合飛行人力資源,建立飛行人才庫,並鼓勵低空領域龍頭企業加強與高校在教學研究、人才培養、專業培訓等方面的協同。政府應給予高校和企業相應的財政支持,鼓勵企業加強內部培訓和人才引進,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滿足低空經濟產業的研發需求。
人才培養是低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一批具備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將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低空經濟在空中旅遊服務觀光、航空運動、短途出行等方面蘊藏著較大內需消費機遇。建議以知名地標為試點,開通城際間飛行旅遊示範線,打造文旅新IP的空中俯瞰主題,展現現代化歷史文化名城的繁榮新貌。政府應出台更多更廣的低空觀光航旅消費的支持性政策措施,增強內需消費,提高城市的國內外知名度。
通過挖掘內需消費潛力,低空經濟不僅能夠推動經濟增長,還能提升城市形象,成為文旅產業的新亮點。
總結
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通過構建完善的產業生態、推動技術創新、加強人才培養和挖掘內需消費潛力,低空經濟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過程中,零部件自主研發、空域管理和政策支持是關鍵。未來,低空經濟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為中國航空業的「新道超車」提供絕佳機會。
更多零部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零部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