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桂圓生產國,產量穩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國桂圓產量達到198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50%。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全球桂圓產業中的重要地位,以下是2025年桂圓行業現狀分析。
《2025-2030年中國桂圓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桂圓的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呈現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龍眼栽培面積達到418.8萬畝,同比增長1.5%;產量達到了227萬噸,同比增長12.6%。栽培面積的擴大為產量的增長提供了基礎,而種植技術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氣候條件的適宜等因素,共同推動了產量的快速增長。
廣西是全國第二大龍眼主產區。2023年,廣西龍眼種植面積達130萬畝,龍眼產量69萬噸,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目前,平南全縣95%以上的龍眼實現了初級加工,其中精深加工比例超過31%,產品類型涵蓋龍眼糕、龍眼酒、桂圓肉、桂圓飲料等,先後創建「紅心牌」「仙珠牌」等5個廣西著名品牌。
廣東的茂名、陽江、惠州、廣州等地區桂圓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其中,高州龍眼有著種植歷史久、品質優、規模大、產業強等核心優勢,種植面積33.04萬畝,年產量22.73萬噸。高州龍眼種植面積、產量均居全國之首,年產量占廣東的五分之一,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被譽為「中國金牌龍眼之鄉」。
目前,中國桂圓主要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和雲南等省區。這些地區氣候條件適宜桂圓生長,且種植歷史悠久。其中,廣西、廣東、福建等省份是桂圓的主要產區,其產量在全國占據重要份額。
品種改良:我國桂圓品種多達一定數量,優質品種面積占比逐漸提高。桂圓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通過品種改良,提高了桂圓的產量和品質,滿足了市場對高品質桂圓的需求。
產期調節:桂圓突破產期調節技術,實現周年生產和供應,緩解了上市集中度高、供應周期短的問題,提高了市場的穩定性。
加工產品多樣化:桂圓不僅可以鮮食,還可以加工成龍眼乾、龍眼蜜、龍眼酒等多種產品,大大提高了其附加值。桂圓加工產品的多樣化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提高了桂圓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總之,隨著出口市場的增加和國際貿易的便利化,桂圓將更深入地進入國際市場,與國際同行展開競爭。中國桂圓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未來出口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更多桂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桂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