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全球地緣局勢持續震盪,疊加中國國產飛行器在國際舞台屢創佳績,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經濟正成為科技與產業升級的焦點。2025年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將於5月下旬在深圳召開,這一行業盛事將加速技術轉化與市場擴容。在此背景下,通用航空產業作為軍民融合的核心領域,其投資價值正獲得資本市場廣泛關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全球局部衝突頻發推動國防科技升級,飛行器軍用領域成為關鍵突破方向。當前我國軍工企業加速推進新型號研發與技術疊代,通過智能化、隱身化設計提升作戰效能。市場分析顯示,複雜戰場環境下無人機集群作戰、無人偵察等場景需求持續增長,相關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於軍費結構優化及實戰化訓練強度的提升。
在民用領域,工業應用場景正推動無人機產業跨越式發展。企業通過搭載定製化載荷技術,賦予設備紅外探測、雷達掃描等專業功能,顯著拓展了電力巡檢、農業植保、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邊界。數據顯示,在複雜地形環境下,無人機執行任務效率可達人工35倍,其降本增效特性正加速替代傳統作業模式。隨著政策端空域管理改革與基建投資加碼,預計2025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將突破160億元。
聚焦低空經濟核心資產的通用航空ETF(代碼:159231)近期表現亮眼。該產品上市後連續五個交易日實現上漲,雖在首個調整日小幅回調,但周線仍錄得6.5%漲幅。其追蹤的國證通用航空產業指數近五年波動顯著,2024年單年度增長達21.18%,展現出板塊的成長彈性。該指數涵蓋飛行器製造、航電系統等關鍵技術環節,精準卡位軍民融合與商業航天等高景氣賽道。
當前我國正從空域管理、基礎設施、應用場景三維度構建低空經濟生態體系。政策層面,《"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規劃》明確提出2025年建成現代化運行管理體系;技術端,5G通信、AI算法等突破為無人機編隊控制與數據處理提供支撐。隨著飛行汽車、城市物流等新興場景落地,預計到2030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將超2萬億元。
總結展望
從軍事裝備升級到民用產業爆發,通用航空產業鏈正經歷技術疊代與需求放量的雙重驅動。無人機作為核心載體,在提升國防能力的同時加速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技術瓶頸突破,相關企業有望在低空經濟新時代搶占戰略制高點。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具備核心技術壁壘、深度參與軍民融合項目的優質標的,把握萬億產業集群成長機遇。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5.5.62025.5.9;國證通用航空產業指數歷史表現不預示未來趨勢)
風險提示:市場存在系統性風險及技術落地不及預期可能,投資需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
更多無人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無人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