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深度融合,腦機接口技術正成為重塑醫療健康、工業製造和應急安全等領域的關鍵力量。作為國內較早布局這一前沿賽道的省份,四川省近日聯合多部門發布《四川省腦機接口及人機互動產業攻堅突破行動計劃(2025—2030年)》,以政策賦能構建產業生態體系,為全國探索技術轉化路徑提供「四川樣本」。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腦機接口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該計劃首次系統提出打造全國一流創新高地的目標,強調通過「侵入式與非侵入式雙軌並行」模式推動技術研發。至2027年,四川省將完成3款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和5款非侵入式產品的醫療器械註冊,並實現省內首例侵入式臨床手術落地。同步培育形成覆蓋晶片、算法、設備製造的完整產業鏈條,在成都、綿陽等地建設產業集聚區,為技術轉化提供規模化承載空間。
根據時間表,2030年前四川將實現產業發展的「雙跨越」:一方面完成10家鏈主企業、100家「專精特新」企業和2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梯度培育;另一方面通過年實施侵入式手術3000例、服務醫療患者超10萬人次,推動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在工業領域,AR智能眼鏡和人機協同外骨骼等產品將率先應用於高危行業作業與養老護理場景,預計康復設備年覆蓋人群可達2萬人次以上。
行動計劃特別強化腦機接口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精神類疾病治療中的突破性作用。通過開放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藥物成癮干預等創新療法的試點,構建「技術研發臨床驗證規模應用」的閉環體系。目前四川省已聯合醫療機構建立多中心協作網絡,在確保倫理合規的前提下加速產品註冊進程,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個性化診療方案。
數據顯示,我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2024年已達32億元,預計2025年突破38億元,2027年超55億元。四川通過強化政策協同與場景供給,正推動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例如在供應鏈環節,重點支持高精度傳感器、生物電極材料等核心部件的國產化替代;在資本層面建立專項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項目孵化。
總結:前沿技術賦能高質量發展
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轉化,四川通過系統性政策設計與場景開放,正加速構建腦機接口領域的「創新應用」雙輪驅動模式。隨著全國首個省級專項規劃落地生根,該省不僅有望在2030年前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更將為我國搶占全球人機互動技術制高點提供重要支撐。這一戰略布局既體現了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動作為,也為破解醫療資源短缺、推動智能裝備革新開闢了全新路徑。
更多腦機接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腦機接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