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新能源產業加速變革的背景下,全球領先的鋰電池研發製造商瑞浦蘭鈞於深圳CIBF2025國際電池展首日集中展示了其在商用車、儲能及新興領域的最新技術布局。通過覆蓋電芯材料革新、系統結構優化與全場景適配能力提升等維度的技術突破,本次發布的多款產品不僅填補了市場空白,更以高能量密度、超長循環壽命和極致安全性能重新定義行業標準,為全球綠色能源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池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針對新能源重卡對長續航與高載荷的迫切需求,瑞浦蘭鈞推出升級版歲星324Ah Pro電芯。該產品通過材料體系創新和結構優化,在能量密度達到198Wh/kg的同時,實現全生命周期循環壽命超10,000次,並支持系統兩年零衰減運行、整體使用壽命超過13年。在成本管控方面,即使行業普遍上漲5%以上,歲星Pro仍保持原價水平——以400kWh系統為例,其最大可用電量提升至240萬kWh,對應運營里程突破160萬公里。
技術細節顯示,該電芯採用純相正極材料與SEI膜增韌工藝,有效抑制雜質溶出和界面副反應;通過輕量化設計(含結構件精減、輔材減重等)降低整車重量,提升載貨能力;而超高比表面積導電劑及優化的BT工藝,則使活性物質負載量與電子傳導均勻性同步增強。多重安全機制包括抗熱收縮正極材料、氧化鋁陶瓷隔膜塗層、二段式防爆閥設計以及高爬電距離絕緣結構,構建起全場景安全防護體系。
在儲能領域,瑞浦蘭鈞推出問頂®392Ah和587Ah兩款新品。其中,392Ah電芯以安全性與經濟性平衡優勢成為當前市場優選方案,其能量密度達430Wh/L,空間利用率提升3%,全生命周期長達25年且系統能效高達96.5%;而587Ah產品則通過材料體系創新實現循環壽命突破10,000次,在超長續航與成本控制間達成新平衡。
兩款電芯均採用問頂®技術平台,以結構優化(如大極柱設計)和電解液配方升級提升能量密度與充放電效率。例如587Ah產品體積利用率較傳統方案提高3%,在20℃至60℃寬溫域內可保持穩定性能,且支持15分鐘快速補能,為電網調頻、大規模儲能等場景提供可靠解決方案。
面對新興的電動垂直起降(eVTOL)市場,瑞浦蘭鈞推出問頂®50Ah高鎳三元鋰電池。該產品採用NCM化學體系搭配矽碳負極,在1/3C倍率下實現310Wh/kg能量密度和780Wh/L體積能量密度,並支持30℃至60℃極端環境運行。其創新性體現在:
輕量化設計:金屬殼體與大極柱結構使重量減少40%,滿足飛行器減重需求;
高倍率性能:5C放電時容量保持率達88.31%,兼顧快速響應與持久續航;
航空級安全:通過零爆炸、零起火的嚴苛測試,採用新型隔膜塗層技術杜絕熱擴散風險。
配套商用車場景的S箱系統通過顛覆性設計重新定義能源裝載效率。後背Stacking電池簇採用無框架結構與一體化球籠設計,在680kWh電量配置下高度壓縮16%,體積能量密度較傳統方案提升35%;三元體系版本更實現800kWh超大容量突破,整簇重量降低600kg。4C超充技術配合GJB級耐腐蝕性能(480小時鹽霧測試),確保複雜工況下的穩定運行。
結語:全場景覆蓋加速綠色轉型
從商用車電芯的長循環壽命優勢,到儲能系統的25年生命周期設計;從eVTOL電池對航空安全標準的突破,再到S箱系統對運輸效能的重構——瑞浦蘭鈞通過技術矩陣化布局,展現了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前瞻性視野。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填補了多個細分市場空白,更以高能量密度、超長循環壽命和極致安全性為行業樹立新標杆,持續推動全球綠色能源應用向縱深發展。
更多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