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複雜國際形勢下,中國外貿持續釋放增長動能。2025年前4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4.1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以美元計價的增速也實現提速,彰顯出中國經濟在全球化挑戰中的強大適應能力與市場活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外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海關數據顯示,前四月外貿總額突破14萬億元大關,若以美元計算增幅達1.3%,較一季度均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單月表現尤為突出:進出口額3.84萬億元同比增長5.6%。出口端雖在高位略有回落至9.3%,但進口實現由負轉正增長0.8%,印證了外貿結構優化與韌性並存的發展態勢。這一向好趨勢不僅為全年穩增長提供支撐,更凸顯出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抗壓能力。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業或存續的外貿相關企業超826.2萬家,僅2025年新增註冊便達48.1萬餘家。近五年間,除2022年短暫波動外,行業註冊數量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並於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這表明市場主體對市場前景保持樂觀預期,同時反映出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效應正在顯現。
從地理分布看,廣東省以超過245.5萬家外貿相關企業穩居榜首,占比近三成(29.7%)。浙江和江蘇分別以84萬餘家和70.9萬餘家企業緊隨其後。這種區域集聚效應既體現了沿海地區開放型經濟優勢的延續性,也提示其他省份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開放能級。
當前外貿相關企業中,涉及司法案件的比例為7.91%,這一數據較往年有所下降。儘管整體風險可控,但貿易摩擦加劇、匯率波動等外部挑戰仍不可忽視。企業需要通過強化合規管理、創新商業模式等方式增強抗風險能力。
綜上所述,2025年前四個月的外貿成績單既延續了穩中提質的發展基調,也折射出市場主體蓬勃的生命力與政策效能的有效釋放。在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國外貿通過結構優化和動能轉換持續拓展增長空間,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確定性力量。未來需進一步鞏固區域優勢、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並築牢風險防控屏障,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台階。
更多外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外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