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半導體行業監管動態再起波瀾:美國ITC多案裁定引發關注
近期,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針對特定半導體器件及其下游產品的337調查案件連續發布關鍵裁決。這一系列決定不僅涉及多件核心專利的法律狀態變更,還關聯到中國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市場布局調整,凸顯了半導體領域智慧財產權博弈的複雜性與緊迫性。
ITC於今年5月20日發布公告稱,在案件337-TA-1414中,因申請方主動撤回對美國註冊專利號8,686,562的全部申訴主張,該專利涉及半導體器件的關鍵技術爭議正式終結。此前一周(4月30日),ITC已終止了針對另一核心專利號8,264,003的所有指控,並撤銷了對專利9,899,481第9項申訴的調查。這些裁決表明,涉案企業通過策略調整有效化解了部分法律風險。
回溯至2024年11月5日,ITC對列名被告英諾賽科(蘇州)科技公司的名稱進行了正式更正,將其註冊實體變更為"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這一操作體現了跨國訴訟中企業主體資格的嚴謹性要求,也反映了案件流程中的技術細節調整。
此次調查始於2024年8月27日ITC啟動的立案程序,其依據是德國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在美分支機構於同年7月26日提出的申訴。該申訴主張多款半導體器件及下游產品侵犯了四項美國專利權(含上述被撤銷的專利),並請求ITC頒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涉及的企業包括中國江蘇、廣東兩地的英諾賽科關聯公司,以及其美國子公司。
從結果看,申請方對多項核心專利主張的選擇性撤回,可能源於技術方案調整或商業策略轉變。此案凸顯了半導體領域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面臨的智慧財產權挑戰:一方面需持續投入研發以規避侵權風險;另一方面,在跨國訴訟中靈活應對法律程序亦是關鍵。對於涉案的英諾賽科等中國企業而言,此次裁決部分消解了市場准入障礙,但未來仍需警惕技術合規與專利布局的長期博弈。
總結
美國ITC對半導體器件337調查案件的連續裁決,為行業提供了重要觀察窗口:國際智慧財產權糾紛不僅關乎法律條款的適用邊界,更折射出技術創新、商業競爭與監管政策的交織影響。此案中企業通過訴訟策略調整實現風險緩釋,也為後續跨國技術爭議處理提供了參考範式。隨著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格局演變,此類案件的走向將持續牽動產業生態的動態平衡。
更多半導體器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半導體器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