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2日,中國算力平台(上海)暨上海算力交易平台正式向全社會開放運營。該平台通過整合長三角區域優質算力資源,構建起覆蓋監測、調度、交易和服務的綜合性基礎設施體系,為各行業提供高效靈活的算力支撐,標誌著我國在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建設中邁出關鍵一步。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算力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作為國家級戰略部署的重要落地項目,中國算力平台(上海)通過技術架構創新和運營模式突破,形成了五大核心功能體系:一是建立覆蓋全國的"算力資源一本帳"監測網絡,實時感知算力分布與需求變化;二是打造"算力匹配一站式"服務體系,精準對接供需兩端;三是建設貫通全域的"算力調度一張網",實現跨區域資源動態調配;四是形成協同發展的"算力生態一盤棋",聚合產業鏈上下游力量;五是設立聚焦關鍵技術攻關的"算力強基一榜單",推動核心技術突破。這些創新舉措有效解決了傳統算力建設中的分散化、低效化問題。
近期上線的上海教育智算服務平台作為首個垂直領域應用,已為全國師範類院校提供全流程服務方案。該平台通過AI課程開發工具包、科研計算集群支持和教學實踐模擬系統,助力高校在人工智慧學科建設、智慧課堂改造及前沿技術研究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首批接入的30所院校已在自然語言處理、教育大數據分析等方向取得顯著成效。
平台通過構建開放共享的算力交易市場,已吸引超過200家雲計算服務商和行業用戶入駐。其自主研發的智能調度算法可使跨區域任務響應速度提升40%,綜合能耗降低15%。在工業仿真、金融建模等高算力需求場景中,該平台通過資源彈性分配機制,幫助用戶節省30%以上的運營成本。權威測試表明,平台日均處理算力交易量已突破50萬核小時。
在工信部指導下,平台正加速推進地方分平台建設,計劃到2026年實現與京津冀、粵港澳等主要經濟圈的互聯互通。未來將重點強化三個方向:一是深化"算力強基一榜單"攻關機制,突破量子計算模擬、異構晶片兼容等關鍵技術;二是擴展行業應用專區至醫療、製造等領域;三是完善安全可信的交易保障體系,確保數據流動合規可控。
結語
中國算力平台(上海)的全面運行不僅為各領域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堅實底座,更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算力網絡發展路徑。通過持續優化資源調度算法、豐富生態合作模式、強化技術創新供給,該平台正在成為驅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也為全球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與方案。
更多算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算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