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3日)
在2025年開年,國產大模型的突破性進展為計算機行業注入強勁動力,推動板塊表現顯著提升。當前市場環境下,計算機行業正經歷從底部修復到結構性增長的關鍵轉折期,AI算力需求爆發、國產自主可控深化及細分領域應用落地成為核心驅動力。本文基於2024年全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數據,解析行業復甦路徑與未來機遇。
國產大模型的全球性突破顯著提振計算機板塊表現。以高性能低成本優勢快速占據多國下載榜首的大模型技術,推動國內外雲服務商加速生態接入,形成「晶片-算力-應用」全鏈閉環,直接帶動AI推理側需求激增。截至2025年一季度,計算機行業漲幅居前,但公募基金配置比例仍處於低位:2024年末和2025年初分別僅占總持倉的2.79%及3.18%,顯著低於參考配置標準,顯示後續回補空間充足。
行業分化態勢明顯,算力基礎設施與國產自主可控賽道表現強勁。統計數據顯示:
細分領域中,算力基礎設施企業通過硬體國產化突破成本壓力,信創產業鏈受益政策驅動實現訂單增長,能源、智能駕駛等垂直領域的AI融合應用亦維持較高景氣度。宏觀環境與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整體盈利承壓,但關鍵賽道的結構性優勢已現。
企業通過AI技術賦能業務流程與產品升級,疊加貿易摩擦常態化下內需市場韌性增強,高景氣賽道訂單飽滿。同時,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與地方化債進程的推進,有望改善現金流回款效率,為後續利潤釋放奠定基礎。
當前行業復甦呈現兩大核心邏輯:一是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國產替代在晶片、伺服器等環節持續突破;二是能源數位化、智能駕駛等應用場景的商業化落地提速。伴隨宏觀經濟企穩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預計2025年計算機板塊將實現利潤端的持續修復。重點關注具備技術壁壘的硬體廠商及垂直領域AI解決方案提供商。
總結
從數據表現看,計算機行業已越過業績底部,正通過國產替代、降本增效和需求回暖多重路徑開啟結構性復甦。儘管外部環境仍存不確定性,但AI算力作為核心驅動力將長期支撐板塊價值重估。未來需持續關注政策落地節奏與下游訂單轉化效率,把握技術升級帶來的增量空間。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增速不及預期、關鍵技術研發進展緩慢、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利潤率承壓、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影響供應鏈穩定等潛在風險仍需警惕。
更多計算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計算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