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化學品新法規REACH(《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與限制制度》)近日引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高度關注。「該法規的實施,將對我國整車和汽車零部件出口形成一定障礙,我們已經開始組織人員對此法規進行深入了解。」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姚傑對記者說。
REACH是什麼
REACH是歐盟《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與限制制度》的簡稱,此法規旨在對化學物質進行有效管理,通過要求工業界承擔評估化學品風險和保證化學品安全使用的責任,鼓勵「綠色化學品」的創新和使用,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同時,也為了保持和提高歐盟化學工業的競爭力。
REACH取代了歐盟現行的40項法規,成為一套統一的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和限制的管理法規。目前市面上由歐盟內部生產和進口到歐盟的各類產品中,大約有3萬種化學物質需要向歐洲化學品管理局註冊,並提供相關的安全信息。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戴麟博士認為,這項化學品方面的法規對汽車行業影響很大。他對記者說: 「該法規的實施,對處在下游產業的汽車行業影響不言而喻,目前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已經通知歐洲所有整車及汽車零部件廠商,按照相關程序在2008年6月1日至12月1日這段時間內進行預申報和預註冊。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產品尤其是零部件產品出口歐洲的數量不斷增多,該法規的出台也勢必會對中國汽車出口企業產生影響。」
REACH是否是一個新的技術壁壘
REACH法規實施後,國內不少人認為這是歐盟實施的又一個技術壁壘。北京市中關律師事務所主任李青山曾分析說,該法規對進入歐盟市場的化學品提出了很高的技術標準,每種化學物質的解析試驗也要花費高昂的費用,這對中國企業產品進入歐洲形成了很大的障礙。
戴麟贊同中國汽車企業面對此法規遇到的困難更大,但他認為該法規並非意在對進口到歐盟的產品設置障礙。達到法規的各項要求,對歐洲汽車公司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因為它要求汽車企業生產的每一款車型都達到較高的回收率,而這又取決於車型所用的材料。所以,歐洲的汽車公司也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準備申報資料,包括它們各級零部件供應商所用的材料。
戴麟說:「對汽車企業而言,這項法規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要求,更是一個整車廠與各級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的組織協調問題。中國整車廠對其各級零部件供應商的控制力度沒有歐洲企業成熟,所以在這一法規下,中國汽車企業會面臨更大的壓力。但從根本上說,大家都在平等地面對同一問題。」
國內汽車出口企業很少關注
從記者採訪的情況看,國內汽車出口企業對REACH法規的了解很少,關注度也不高。有些汽車出口企業甚至不知道這個法規。
江鈴汽車是較早涉足歐洲汽車市場的國內汽車企業,其海外部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他們對REACH法規有所了解,基於原來在歐洲新車型認證方面的經驗,他們認為該法規對江鈴汽車的海外出口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北京汽車工業進出口公司的有關人士並不十分清楚REACH法案的具體內容。他說:「公司出口的汽車零部件涉及化學品的很少,所以估計該法案不會對公司未來的出口業務產生影響。」
戴麟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未來中國汽車企業有許多問題需要面對:「今後,中國汽車企業將用何種語言把產品所含的物質材料申報到歐洲?中國的一些化學物質名詞和歐洲的不太一樣,遇到這種情況該怎樣處理?如果材料名稱報錯了,責任應該如何追究?一系列複雜情況,都是中國汽車企業現在應該認真思考的。」戴麟向記者介紹說,在REACH法規的限定下,完成申報、註冊手續是中國汽車產品出口到歐洲的前提條件。根據REACH法規的規定,每年生產量或進口量等於或大於1噸的物質,除法規規定不適用或可豁免的,製造商或進口商都有義務向歐盟化學品管理局進行註冊,並按照法規規定的要求提交與該化學物質相關的全部數據和資料,同時註冊人還得對其所提交的數據資料按規定及時更新。
「在REACH法規的限定下,國內整車廠還要加強對各級零部件供應商的控制力度,因為該法案對產品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檢測,所以整車廠必須保證每個環節上的化學成分符合要求。」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北京代表處高級經理張碩對記者說。
相關連結
2007年6月 REACH生效
2008年6月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正式運行
2008年6月~11月 分階段物質的預註冊
2010年11月 1000噸及上產量的物質註冊截止期
2013年6月 100噸及上產量的物質註冊截止期
2018年6月 1 噸及上產量的物質註冊截止期 範文清 整理
更多化學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學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