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觸控面板市場前景廣闊

觸控面板市場前景廣闊

2010-01-02 16:29: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自iPhone推出,引領所有智能型手機均內建觸控功能,聯發科將觸控功能內建於手機基頻晶片,大幅提升大陸手機內建觸控功能的比重。2010年大陸政府鼓勵山寨品牌化,預料到2012年100%高階智慧手機均內建多點觸控的投射電容觸控面板,聯發科亦有機會將電容觸控IC內建於手機基頻晶片;台廠因手機配備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而市占率回升,2011年將全面主導。

    楊分析師總結,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在手機的普及化關鍵在於產能與良率,大陸山寨機部分還要?{聯發科基頻晶片整合投射電容式觸控功能的進度;Tablet平板計算機這部分轉移問題不大。至於AIO計算機部分,僅展觸為生產20寸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的廠商,但成本過高,產能不足。預計在2011年第2季結束前,台廠含國際大廠在AIO觸控面板出貨量僅在92~93萬片。

    Tablet觸控面板市場概觀

    Tablet產品成功關鍵,在於如何選擇挑戰iPad的平台(如Android、WebOS、微軟WP7、MeeGo),是否支持多點觸控,如何吸引第三方業者撰寫足夠軟體等。楊分析師認為非iPad市場在2011年可達2691萬台,而兩岸在Tablet觸控面板上占有供應鏈開放、先行者以及規模經濟量產優勢。

    預料12.1寸以下Tablet觸控面板將全面投射電容化;而大陸山寨Tablet使用投射電容面板的進度快過手機。而2011年底,兩岸業者對iPad觸控面板出貨近3000萬片,對品牌業者出貨1608萬片、對山寨業者出貨178.7萬片,對國際業者出貨904.5萬片,達成非iPad總出貨量進逼iPad的兩分天下局勢。

    AIO觸控面板市場概觀

    受歐美日市場復甦遲緩,業界對AIO計算機導入觸控面板的規劃速度放慢。因光學觸控面板面對觸控鬼影以及僅兩點觸控等的限制,在大尺寸投射電容觸控面板良率提高之前,2011上半iMac使用觸控面板的機會微乎其微,AIO無法為觸控面板的成長帶來動力。

    至於電阻式觸控螢幕面板面臨低價競爭,從2008年2.2~2.4寸每塊報價2.4美元,下滑到2010年的0.6美元,大陸本土廠?陶t攻占此市場並主導一切。

    台灣三大手機面板廠洋華、接口、時緯,目前出貨比重九成以上仍偏重在手機。由於欠缺黃光機台,未來將轉向混合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並擴建新產能。而大陸業者因玻璃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前段半成品無法掌握,這部分市場機會不大。兩岸業者在手機觸控面板出貨量,在2011年將達到6.3億片。

    擁有黃光機台的TFTLCD廠,特別是無須外掛的內嵌式觸控面板技術發展成功的話,自行投產具備生產效率、既有面板客戶關係的拓展等優勢,但貼合良率仍是挑戰。???012年才突破內嵌式觸控面板生產良率的障礙而量產。

更多觸控面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觸控面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