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10年全國家用燃氣灶具產品質量聯動監督抽查的結果顯示,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3家企業的404批次產品,合格率為82.2%。依據GB16410-2007《家用燃氣灶具》要求,不合格產品的主要問題表現在氣密性項目不合格、熱負荷偏差及主火實測折算熱負荷不合格等6個方面。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的抽查結果,應該說合格率還是可以的。」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副秘書長柳潤峰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近10年來,我國的家用燃氣灶產業,將很大的精力放在了產品質量提升和產品技術創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產品質量與原材料、生產設備以及整體的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密切相關。在燃氣灶具產業中,眾多的中小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拖了整個產業質量總體水平的後腿。」
這位家住北京市房山區石樓鎮的村民,用的是全村一起改造的沼氣。由於當初手上現金不足,他就選了一個小廠家生產的家用燃氣灶,沒想到這個每天吃飯必備的傢伙,還三天兩頭地發「火」,動不動就不開工。
整體質量比肩世界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前三季度國內燃氣灶銷量已經達到1024萬台,預計全年產值會達到100億元的規模。「作為家庭必備的產品之一,燃氣灶的市場還是很廣闊的,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從整體質量上看,我國家用燃氣灶產品與國外相比,一流的產品並沒有明顯的質量差距。」柳潤峰說。
一方面,我國家用燃氣灶的生產技術和工藝並不落後。「從硬體上講,我國的主流企業,無論是原材料的使用,還是生產技術,與國外都是並駕齊驅的。」廣東萬家樂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部長李濤表示,現在很多國外知名燃氣品牌的企業,都在國內生產製造,不僅在國內銷售,還出口國際市場,說明我國的製造工藝和水平沒有問題。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更多的是體現在細節上。國外的很多產品可能做工更加精細,這更多的不是設備和工藝的問題,而是態度和理念的問題。
據悉,目前在國內市場上,中國品牌的家用燃氣灶占據了絕對主導的地位,而國外品牌則更傾向於發展全套裝備和主打高端市場。「中國人獨特的飲食習慣,給中國品牌和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副部長李惠珍認為,家用燃氣灶並不是一個技術門檻很高的行業,沒有很大的技術壁壘,因此國內企業在質量上與國外並沒有很明顯的差距。加上中國人喜歡「大火」和「爆炒」等飲食習慣,使得國內企業的產品更加符合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國產生產設備已經完全能夠滿足生產的需要。李惠珍和李濤告訴記者,目前萬和和萬家樂基本上都是使用國內生產設備,質量完全沒有問題。同時,原材料方面,則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特點,有玻璃、不鏽鋼、陶瓷、微晶等。外觀上,也分成了台式、嵌入式、電氣組合式、集成式等不同品類。
「不同材質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在價格調整上會有一定的區別,但在質量上,基本沒有問題。」柳潤峰說。李濤表示,只要生產廠家選擇的是真材實料,無論何種材質的燃氣灶,在質量上都是有保證的。
產業集中度有待提高
據了解,目前我國對家用燃氣灶實施許可證管理。根據中國五金製品協會的統計,全國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近600家。比較知名的國內品牌主要包括華帝、萬和、萬家樂、帥康等,其中行業前50名的企業,整個市場份額能達到60%~70%。
「經過上個世紀90年代的充分競爭以後,我國家用燃氣灶行業的競爭目前應該說是很充分、很激烈的。儘管行業集中度一直在提高,但總體來看,目前行業的集中度還是不夠。」柳潤峰說,目前市場上表現出知名企業和品牌主要進攻一、二級市場,中小企業則把主要戰場放到了四、五級市場的現狀。
這一方面是因為不同的市場對價格的關注度不一樣,因此不同的產品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要。但另一方面,過多的中小企業存在,也使得產品質量顯得參差不齊。
「不知名企業太多和『山寨』企業的存在,難免會帶來違規生產現象的存在。」李濤說,如新的國家標準實施後,對節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有的企業並沒有達到新國標的要求,仍然按照原來的技術和工藝生產,然後又將產品主要銷往三、四級市場,難免會影響整個行業的質量水平和整體形象,因此整個行業需要繼續提高集中度。
李惠珍也認為,過低的市場進入門檻是目前我國整個家用燃氣灶行業集中度偏低的主要原因。「現在市場上產品價格差異很大,這說明不同企業使用的零配件不一樣,另外,知名企業在渠道、營銷和品牌建設、售後服務等方面的投入也不一樣。」
李惠珍表示,橫向比較,在家電行業裡面,家用燃氣灶行業的集中度偏低。但縱向比較,整個行業的集中度一直處於上升的趨勢。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增強和市場的優勝劣汰,整個行業的集中度還會進一步提高。
國產零部件進入成熟期
除了原材料、生產工藝和技術、設備之外,零部件是另一個對家用燃氣灶產品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的因素。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家用燃氣灶零部件產業的發展也同樣形勢喜人,產品質量一流。
據悉,我國的燃氣灶零部件和整機的產業細分大概於上個世紀90年代就完成了。這是以控制器(旋塞閥總成)、燃燒器、脈衝點火器和面板等關鍵零部件專業製造廠商的湧現為標誌的。經過本世紀第一個10年的發展,零部件行業度過了成長期,開始邁進了成熟期的門檻,並且形成了珠三角和長三角兩大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
柳潤峰告訴記者,一個產品的質量提升以及更新換代,核心在主要關鍵零部件上。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家用燃氣灶的很多關鍵零部件還得依賴進口,但現在經過零部件產業的充分發展和激烈競爭,湧現出了合盛等一大批零部件品牌。
另一方面,知名企業在關鍵零部件上,也是採取自主研發的形式,來提升自己產品的質量水平。李濤透露,在以前,很多中國企業的燃燒器必須從義大利等國家進口,燃燒率很低,但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基本上都是使用國產的,不僅熱流量很大,而且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對於燃氣用具整機來說,配件的質量是很重要的,它會影響和控制著整機的使用壽命。萬和目前在一些關鍵零配件商,都是採用自產。應當說,整個國產零配件的質量沒有太大問題,不需要依賴進口就能滿足行業的需要,但部分中小企業的零配件,質量就不一定完全有保障。」李惠珍說。
據了解,我國燃氣灶零部件產業市場銷售總額增加值的近幾年增長速度處於20%左右的較高水平。但是在功能、性能、材質、能耗等方面,國產零配件與世界領先水平還是有差距的,根本原因還是在經營理念和研發經費的投入方面。
節能人性化成趨勢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燃氣灶每年出口量達到20億美元的規模,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更是占據領先的份額。「經過30餘年的發展,技術的門檻早已邁過,下一步的關鍵是要在關鍵零部件上取得突破。國內企業應當繼續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加大研發投入,畢竟國內品牌不能只局限於國內市場,而是要參與國際競爭。這既需要和國際標準接軌,還要注意他人的生活使用習慣。」李濤說。
低碳理念正逐步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推動著各行各業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就連多年來變化不大的灶具行業,低碳技術和產品也相繼推出。「作為一款家庭廚房用品,燃氣灶的首要問題是安全問題,但這個問題目前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如已經大量應用的意外熄火保護裝置,已經寫進了國標,保證了使用的安全。燃氣灶的下一步發展趨勢,一是節能環保;另一方面,就是使用方便即體現燃氣灶的智能化設計和人性化使用。」柳潤峰說。
更多家用燃氣灶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用燃氣灶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