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太陽能空調推廣難的因素分析

國內太陽能空調推廣難的因素分析

2010-01-02 13:37: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太陽能空調,作為一種綠色節能的產品,符合國家的能源發展規劃,受到了眾多企業的熱捧。然而,太陽能空調是否就如它本身具有的優勢一樣,可以在市場上順利得以推廣和普及呢?結論截然相反,由於國內市場不成熟,太陽能空調推廣起來相當困難。

    隨著太陽能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低成本化,空調市場正式步入了「太陽能時代」。國內兩大空調巨頭格力、美的分別於12月8日和15日宣布首批太陽能空調的下線,並進入美國和國內市場銷售,欲通過太陽能空調提升在行業中的核心科技地位。

    兩空調巨頭搶灘國外市場國內銷售份額相對甚少

    美的12月10日宣布推出兩款太陽能空調,並已正式通過國家3C強制認證,並已獲得10萬台海外訂單。美的製冷家電集團空調事業部總裁吳文新表示,美的太陽能空調將於12月在國內市場實現批量上市,預計2011年國內銷量將達到5萬台。就在前不久格力電器也高調推出了太陽能變頻空調,並宣布首批5萬台新產品將全部供應美國市場。雖然格力太陽能空調已經下線,但暫時並沒有在國內市場推出太陽能空調的計劃。

    不難看出,美的、格力兩大巨頭都將國外市場作為了太陽能空調產品的主戰場,而面向國內市場的銷售份額相對較少。事實上,格力研究院院長馬穎江也表示,格力的太陽能空調技術兩年前就已經成熟了,但由於國內市場條件還不成熟,一直沒有推入市場。

    受多方面瓶頸因素影響太陽能空調國內推廣難度大

    太陽能空調在節能和環境方面的巨大發展潛力,決定了它是一個極具前景的產品。然而要想在國內得到推廣和普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太陽能空調推廣難,主要是由於其受到使用、安裝及價格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難以在國內市場實現大規模應用。

    首先,太陽能空調的應用條件,決定了其難以得到廣泛應用。太陽能發電儲能設備價格昂貴,其壽命短暫,因此太陽能空調都不採用電能儲備,這就決定了太陽能空調在使用過程中節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沒有陽光或者陽光不強,所產生的電能就會非常有限。因此,太陽能空調比較適合在陽光充足的西北高原地區使用,而多雨、陽光少的南方地區並不適合使用太陽能空調。

    同時,和國外市場不同,國外對於購買新能源的產品實施補貼,價格相差不大,而國內還沒有這項制度,這就使太陽能空調的推廣面臨很大困難。

    受多方面瓶頸因素影響,太陽能空調還未真正進入國內市場,要想讓人們享受到這種綠色產品帶來的環保效益,太陽能空調企業還需要從技術上突破,開發出符合不同市場領域的產品,同時國家還需要在政策給予支持,來推動太陽能空調在國內的應用,從而推動整個太陽能空調行業的發展。

    其次,安裝也是太陽能空調市場的重要阻礙。空調相對來說是高功耗產品,如果使用太陽能發電進行電能補充,就需要很大面積的光照面積,那麼這在安裝過程中的難度可想而知,目前一般建築就是空調室外機的安裝有時都會產生問題,再安裝大面積的太陽能光板,確實有點無能為力。並且這其中的固定安全、線路連接等問題就更不一而足,相對普通空調安裝費而言,也將會更高,這些都是阻礙用戶使用的可預見因素。另外,太陽能空調對房屋的房型有一定要求,農村地區房屋相對較低,比較適合安裝,城市地區的樓房安裝起來相對很不方便。

    最後,太陽能空調價格高,市場推廣難度大。相對普通變頻空調而言,太陽能空調價格要貴一兩千塊,而普通變頻空調1P價格也就兩千塊錢左右,相當於普通變頻空調價格的2倍,這對於市場來說,就是致命性的限制。從根本來說,雖然環保是全球趨勢,在國民素質尚未提升到足夠高的時候,價格仍然是用戶選擇使用的重要依據,因為環境畢竟離用戶顯得相對較遙遠,而購買時多付出的幾千元可是掏出去的真金白銀,已經足夠好多年的空調使用電費

更多太陽能空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空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