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外許多船用設備企業已利用網際網路向國外市場推銷產品,而許多船企也開始採用電子商務來進行材料和設備採購。其中,韓國的現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韓進重工和三湖重工等5大造船公司在2000年6月與現代電子、大宇電子等7家電子公司聯合,成立了從事材料設備採購的電子商務公司,並在11月正式運作。這5家船企每年從3000餘家廠商採購材料設備,金額達60多億美元。
船用設備企業走向聯合兼併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推動下,近幾年船用設備企業兼併、聯合的趨勢十分明顯。在船用柴油機行業,已形成兩大跨國集團MAN公司和瓦錫蘭集團;在韓國,韓進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重工聯合成立了年產能達400萬馬力有HSD發動機公司。在船用設備方面,英國漢姆沃斯集團購買了位於新加坡的克瓦爾納船舶設備公司,建立漢姆沃斯KSE公司;挪威船用設備公司烏爾斯汀集團和英國維克斯集團合併,組成了強大的船用機械集團,並在英國、挪威、瑞典、芬蘭等國均設有生產企業。
IT得到迅速應用
我國造船業發展十分迅速,但配套業未能同步跟上,這嚴重製約了國內船舶工業的整體協調發展。對此,業內人士強調,我國船舶配套業必須以非常規方式加快發展,並高度關注世界船舶配套業的發展動向。就發展方向而言,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朱汝敬日前指出,在當前世界船舶配套業發展進程中,有四點動向值得國內配套企業注意。
船舶安全、清潔對船用設備提出新要求
人類社會對船舶的安全性和防污染要求越來越高。比如,國際海事組織對船用柴油機排氣的新規定促進了柴油機的改進,對船用設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並促進了新設備的出現;為提高船舶安全性,電子海圖(ECS和ECDIS)、船舶黑匣子(VDR,航行數據記錄儀)等新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
科技進步推動產品發展
最新例子是韓國現代重工與瓦錫蘭集團合作,投資1000萬美元,花9年時間,開發出智能型低速柴油機。該型機裝有電子油壓控制閥,用新型嫩油噴射系統取代了原有的凸輪驅動裝置和排氣閥,使其有害氣體排放量比原先減少了一半,而柴油機壽命可達50年,比原來延長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