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技術進步方向:研發推廣綜合節能技術、二氧化碳減排技術、可燃性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高效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及各類危險廢棄物技術;加強研發能力,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全省重大水泥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水平。
技術結構調整:技術結構調整以繼續提高全行業生產技術水平為主要任務。在總量控制、合理布局、技術提升的前提下,加快現有生產線的技術升級改造,高起點、高水平地承接國際、國內先進產業轉移,發展先進生產能力,爭取到「十二五」末,全行業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組織機構調整:組織結構調整以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構建良性市場競爭秩序、行業整體競爭能力、提高發展效益為主要目標,通過構建「內外雙源」發展動力機制、培育與引進相結合,招引新項目,做大老項目,形成各重點發展產業的龍頭企業群體,帶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鼓勵和支持省內龍頭骨幹企業通過收購、參股、兼併、重組等方式,推動產業鏈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綜合競爭力;發掘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長性潛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和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力度,實施市場開拓與品牌營銷戰略。
產品結構調整重點:大力發展預拌水泥混凝土、預拌水泥砂漿、水泥混凝土建築構件和工程預製件,提高水泥應用的工廠化加工率。重點發展地鐵管片、鋼筒預應力混凝土管、預製箱梁、大跨度混凝土雙T板、高鐵無砟軌道板等高端產品,以及水泥複合多功能保溫牆體、保溫防水屋面集成終端產品的加工和施工安裝技術。
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進能源再利用:大力推廣以純低溫餘熱發電為主體的水泥工業窯爐餘熱利用技術,全面實施水泥工業窯爐餘熱發電工程建設,以水泥粉磨節電為重點的節能改造工程。建立與電力、煤炭、鋼鐵、有色、化工等工業緊密結合的循環經濟生產體系,推進礦業尾礦、廢渣、共伴生礦、低品位礦、建築廢棄物等在水泥產業中的應用,擴大各類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範圍和利用總量。在大城市周邊,積極推進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棄物、污泥和城市生活垃圾。
重點推廣的節能減排技術:推廣水泥窯純低溫餘熱發電、立磨、高壓變頻等節能技術,進一步降低水泥生產的能耗水平。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到2015年,日產2000噸新型干法水泥採用餘熱發電生產線比例達100%,水泥熟料可比綜合煤耗小於107千克標煤/噸,水泥可比綜合電耗小於90千瓦時/噸;全行業實現達標排放。
更多水泥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泥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