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主要的塑料模具產業集聚區,餘姚市有著良好的塑料模具產業基礎,擁有1000餘家各類塑料模具企業,上下游產品關聯度高,市場競爭力較強,區域支撐作用明顯。同時,餘姚市塑料模具產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與相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創建了一批公共創新服務平台和專業服務機構,形成了以企業為核心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國家火炬計劃寧波餘姚塑料模具特色產業基地」對於促進我市塑料模具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鞏固提升我市塑料模具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幾年浙江的模具產業儘管取得長足的發展,但與市場的變化、國內產業的需求和開拓國際模具市場的要求相比,還有「跟不上」的感覺。寧海模具業如何克服目前諸多利空因素的影響,克難奮進?模具企業如何轉變發展思路,打造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帶著這些問題,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日前專門組織技術骨幹赴寧海一帶考察,驚詫寧海模具的發展進步,認為寧海模具製作精細,擁有數控工具機等先進設備的數量多。與此同時,黃岩模具業也湧現出像賽豪、嘉仁、美多、星泰等一批管理先進、技術水平領先的企業,他們的經驗值得全行業學習推廣。
加快設備更新和重視技術創新,是黃岩模具業取得進步的經驗之一。黃岩模具企業近幾年在技術改造、先進設備引進和新技術新工藝消化吸收上不惜血本進行大投入,奠定了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的物質基礎。僅從2003年到2006年的技改項目數統計來看:2003年技改項目數為45項,2006年卻達到90項,投資額也從2003年的2.5億元追加至2006年的15億元,短短三年投入翻了幾番。如今,黃岩模具行業擁有包括「東芝」、「牧野」等先進工具機在內的各類工具機共6350台,其中數控設備達4238台(加工中心1011台,五軸聯動加工中心10台),數控化率達66.7%。星泰模具公司寬敞整潔的刀具庫、先進的刀具檢測設備,尤其是科學規範的刀具檢測流程和制度,表明這家企業數控加工的管理水平已經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的確使寧海同行看到了差距。黃岩的眾多企業還採用了模具製造過程信息化管理軟體,表明黃岩模具企業緊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黃岩模具現建有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模具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站1家,博士後工作站1家。模具被推薦參評國家級新產品項目36項,被評為國際水平獎113項,國內先進水平獎138項。這些成果取得的背後是企業家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遠見和對科技的重視與投入。黃岩嘉仁模具公司引入模具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工作站,專門研究大型保險槓模具冷卻原理和系統,使保險槓模具成形周期由120秒縮短到60秒,這種通過產學研結合直接解決實際生產問題、提高模具專業化水平的實例值得寧海同行學習。
經營管理上的創新,是黃岩模具業取得進步的經驗之二。一走進黃岩模具企業,馬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整潔、有序、表單清晰。各種管理制度如考勤、職工行為規範、生產部管理、試模計劃、質量曝光台等一目了然。經了解,許多企業從管理模式上開始與國際接軌。他們根據企業自身特點,走項目與管理模式相結合的道路,使自己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儘可能地滿足客戶需求,並超乎期望,從而贏得更多的市場。
人才引進觀念的創新,是黃岩模具業取得進步的經驗之四。他們不惜血本引進人才,建立完善的員工薪酬激勵體系,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包括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他們不僅在管理、設計崗位上廣泛使用人才,而且注重在普通工人層面上使用人才,在被考察的模具企業中,已經出現了很多擁有本科學歷的模具鉗工,他們良好的素質,為產品質量提供了技術保障;他們還注重人才的再教育和再培養。人才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先決條件。
市場理念的創新,是黃岩模具業取得進步的經驗之三。黃岩的模具企業已經逐步走出了同行間互相壓價和惡性競爭的怪圈,抱成一團闖市場,而且闖勁足。最近一次上海展會,黃岩模具參展展位達150多隻,展樣別致,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客商的眼球。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模具企業一定會在諸多的不利因素麵前,理清發展思路,尋找突破之法,采人之長,補己之短,攜起手來,共克時艱。
更多塑料模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塑料模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