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為推動我國液壓件產業發展,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程機械配套件分會做了很多的努力。當前我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取得了明顯進步,目前國產液壓件處於怎樣的水平和狀態?該如何去把握當前的發展機遇?
破解液壓件供應難題
整機企業的多元化解決方案
日本地震使原本緊張的液壓件供應競爭更加激烈,國內整機企業不得不選擇多元化解決液壓件供應問題。一方面是盤點企業當前液壓件的庫存,一方面是積極從供應商那裡爭取到更多的液壓件供應份額,誰有渠道,誰公關能力強,在競爭上將會占據一定的優勢。但日本主要的幾家核心液壓件產量有限,受地震影響,原料、協作,物流等方面不暢,整體產能有限,此種情況下,渠道和公關也不可能徹底解決供應的問題。短期來看,倒是可以為整機企業爭取更多的時間,應對液壓件供應變局。
液壓件供應不足問題由來已久,日本地震令這一問題更加凸顯。近年來,為解決液壓件的困擾,國內知名的主機企業紛紛投入資金,建立自己的液壓件研發製造平台,但目前的技術水平還難以實現配套供應,拓展新的供應渠道,遴選可替代的供應商已經成為主機企業發展的必然。據了解,目前部分整機企業已經與韓國、歐美等液壓件企業建立聯繫,而一些韓國企業紛紛應聲進入液壓件研發製造領域,。
在主機廠商多元化解決液壓件供應難題之際,國產液壓件能否藉機參與其中?當前國產液壓件究竟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和狀態?對此我們進行了了解。
日本地震國產液壓件的新機遇
日本地震,再一次讓國內主機企業更深刻的感受到核心部件的供應困境。當主機企業不得不尋求多元化供應渠道,液壓件配套格局或將改變。對於此前的非主流液壓件製造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面對這樣的市場變局,賈曉雯秘書長指出:「受日本地震影響,主機企業為達到年度產能,在得不到川崎等液壓配套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其他品牌,比如韓國的、義大利的等等。雖然當前國產液壓件技術水平處於落後狀態,但不要簡單的認為國外品牌的液壓件就都是好的。」賈曉雯秘書長強調:「所有的液壓件都需要匹配、可靠性的測試,才能為主機產品做配套供應。既然都要重新選擇測試,希望主機企業能夠更多的去關注國內的液壓件,給國內液壓件發展的機會。
要保持工程機械製造大國、銷售大國的地位,核心液壓件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也是「十二五」核心零部件發展被列為國家戰略產業地位的重要原因。
當前歷史機遇下,如果主機企業不順勢推進國產液壓件,那麼日本地震引發的液壓件配套格局的變化,最多也只能是引入或輔助了更多的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液壓件供應仍要受制於人,困境難解。
當日本地震核心液壓件供應緊缺時,無論是日系、韓系等液壓件供應商,無不優先滿足本國製造企業的需求。這足以讓我們明白,整個工程機械產業要擺脫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困境,必須推動國產化。請相信,日本地震,不僅僅是液壓件企業發展的機遇,而是整個工程機械產業的機遇。我們希望主機企業能夠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多元化供應商的過程中,再多給國產液壓件製造企業機會。市場機遇稍縱即逝,希望能看到整個行業攜手抓住機遇,共同推進液壓件國產化進程。
「十一五」核心配套行業進步明顯
面對國產液壓件發展落後,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受制於人的局面,2006年,恰逢「十一五」開局之年,為推動小挖液壓件配套國產化,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配套件分會召開了專題研討會。時任配套件分會秘書長的馬傳偉先生提出了兩個3-5年的發展思路,即:用3-5年時間,突破機重10t以下壓力小於30MPa的液壓件;再用第二個3-5年時間,突破機重10t以上,壓力大於30MPa的液壓件,由此實現國產液壓件的突圍。
此後五年多時間裡,配套件分會的新老兩位秘書長不停的到企業一線走訪,了解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每年都會根據在企業一線收集上來的情況,組織召開研討會,交流匯報階段性成果。2010年6月25日,第三屆中國小型工程機械配套研討會在濟南召開,採用國產液壓件配套的經濟實用型挖掘機已經得到市場認可,充分說明國產液壓件技術水平的進步。
如今已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第一個3-5年的階段性目標基本實現,名譽秘書長馬傳偉先生告訴我們:「通過協會的呼籲,『十一五』期間,核心零部件製造企業的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調動,整個行業有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是行業上下統一了「解決國產關鍵配套件,行業才能健康發展」這一思想。而且一批企業家帶領企業員工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目前有的企業實現個別規格的高端配套,大多數仍在試驗、試製這樣的階段中。雖然還不能完全滿足主機企業的批量配套,但進步是肯定的,與國外企業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進入「十二五」,基礎零部件已經被提高到國家戰略產業的地位,可以說當前核心零部件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好的政策環境。
國內液壓件製造的新發展
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快速發展,以挖掘機產品銷量增長最為明顯,在國產液壓件尚不具備批量配套能力,進口液壓件配套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為擺脫這種限制,徐工、柳工等許多主機企業紛紛開始大手筆投入進軍液壓件研發製造領域。
液壓件專業生產廠也在積極的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液壓件國產化。相比主機企業研發的液壓件可以直接配套在自己的主機產品上進行測試反饋,液壓件專業廠的產品測試更曲折一些。據了解,一些液壓件企業的產品質量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夠完全滿足主機配套的需要,為了更好的了解所生產的液壓產品性能,配套件企業從主機企業買來產品,裝入自己的液壓系統。再通過設備租賃等辦法將設備投入使用,根據用戶故障的反饋來了解產品的質量,不斷測試、改進。此外,為了快速積蓄力量、擴大規模,一些企業開始選擇融資、上市、從海外聘請專家等方式,簡直是百花齊放,中川液壓、力龍液壓他們的所想、作做、所為聽起來令人驚嘆!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工程機械行業期望實現液壓件全面替代進口的決心和勇氣。儘管很難,但成功是一定的,僅僅是時間問題。
核心配套壓力大
工程機械行業市場不容樂觀
日本地震以來,工程機械整機企業的液壓配套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分析認為,為應對上半年的銷售旺季,國內整機企業對液壓件進行了提前儲備,能夠確保3個月以上的配套件供應。日本地震對日系液壓件的供應造成一定影響,2011年6月前後,國內製造商將面臨核心配套件進口的又一次高峰,而屆時日本相關企業的供貨能力或許已經恢復。
事實如果真的如分析的那般樂觀,自然是好事。但日本地震發生以後,卡特彼勒、特雷克斯等國外企業對供應鍊表示不同程度的擔憂,但我國整機企業紛紛放話說企業的液壓系統儲備充足,供應鏈尚不存在問題,兩種說法形成鮮明對比。
多年來,液壓件配套不足制約著主機企業的發展,但業內人士對2011年挖掘機產銷量仍將保持高增長的預測,深知核心配套壓力的配套件分會名譽秘書長馬傳偉先生卻有不甚相同的估計。他表示,日本地震使主機企業液壓件配套供應不足問題加劇,2011年的挖掘機產銷量將同比持平或許小幅度增長,實現高增長的可能性不大。
配套件分會秘書長賈曉雯女士也表示,日本地震發生以來,從協會方面獲得的部分消息來看,國內多家整機企業非常重視配套件的供應問題,有的企業希望協會出面協調供應問題。透過企業的急切心情可以看出,能否順利解決液壓件的供應問題將成為二季度乃至2011年全年整機市場表現的決定性因素。
更多液壓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液壓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