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平板裝置的使用模式主要是鎖定網際網路瀏覽、社群網絡、收發電子郵件,以及欣賞音、視訊檔案與閱讀電子書、電子雜誌,或是玩遊戲等等多媒體內容的消耗。其應用程式都是以觸控的方便性來考慮,源自於也是與觸控接口為主的智能型手機環境。
至於PC型平板計算機,雖然也具備觸控接口,但在過去的使用體驗卻不佳;主要是因為這類產品的應用程式仍有大量的下拉式選單、令人眼花撩亂的選項等等。但儘管PC型平板計算機還有開機時間長、容易當機等其它問題,它們還是能滿足部分使用者無法從多媒體平板計算機所獲得的需求。
PC型平板計算機是為了工作而設計的,能讓使用者快速地整合數據進行輸入、分析與原創性的任務;這些工作很難透過多媒體平板計算機來執行。多媒體平板計算機在生產力相關應用程式方面的改善、以及對雲端運算技術的採用等等,使其功能性更為多元化,很難說是否有一天會從「內容消耗」跨足到「內容創造」的應用。
與包括蘋果(Apple)iPad在內的較新潮多媒體平板計算機(mediatablet)出貨量比較,功能趨近傳統PC的PC型平板計算機(PCtablet)出貨量是相形見絀;估計在2010年到2015年之間,多媒體平板計算機的出貨表現,會是PC型平板計算機出貨表現的10倍。
在2010年到2015年間,多媒體平板計算機的總出貨量將達到8.887億台,但同期間PC型平板計算機的出貨量僅有8,880萬台;在2015年,PC型平板計算機總出貨量預測為4,520萬台,該數字在2010年為230萬台,期間平均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81.5%。但在多媒體平板計算機部分,出貨量在2010年為1,740萬台,2015年將達到2.621億台,期間CAGR為17.4%。
他進一步指出,這是因為平板計算機的機型設計,仍是以多媒體內容的消耗為主,而不是內容的創作,所以多媒體型產品銷售表現還是會大幅超越PC型產品的銷售表現;而雖然多媒體平板計算機與PC型平板計算機,都算是平板裝置,這兩種產品的設計架構與使用模式卻有很大的不同。
多媒體平板計算機產品就像是iPad、摩托羅拉(Motorola)的Xoom,以及三星電子(Samsung)的GalaxyTab,基本上就是設計成平板外觀,採用行動作業系統與ARM核心這類行動處理器,並以觸控螢幕作為主要接口。至於PC型平板計算機,其外觀設計採用平板或是可變換/混合的型態,使用例如Atom的x86架構處理器,並採用完整的PC作業系統如Windows7、Linux、MacOS。
所謂的多媒體平板計算機,是採用ARM核心微處理器與行動作業系統;該類產品的出貨量已經突破2,500萬,早已超越過去10年整體PC型平板計算機的表現。「儘管使用者顯然還是需要具備完整PC功能的平板計算機,由AppleiPad引領風潮的多媒體型態平板計算機仍會是接下來五年的市場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