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來辛醇表觀消費量(產量+淨進口量)除08年外,基本呈現持續上升趨勢。而進口量在05年、06年由於國產量明顯增長,略有下降。08年經濟危機,無論國產量還是進口量均呈現下滑。2009年國產量低位保持,但是進口量大幅增長,2010年國內產量繼續上升,而進口基本穩定。04-10年進口與國產格局充分體現了,進口是國產的有效補充,其相互對立,又互為補充,以滿足國內下游的需求。
2010年底,國內辛醇產能攀上另一高峰,2011年產量陸續增長,至2011年5月月產量較高達6.8萬噸。2011年1-4月辛醇產量為25.1萬噸,而2010年1-4月辛醇產量為12.6萬噸,2011年較2010年同期增長近1倍,因此辛醇進口量相應下降。2011年1-4月進口11.43萬噸,較去年同期進口量下降30.21%,減少4萬多噸。2011年1-4月表觀消費增長8萬噸。
2011年5月山東建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辛醇從10萬噸/年成功擴能至14萬噸/年,開工負荷提升至400多噸/天。後期揚巴辛醇裝置9月底基本停止供應,對進口市場或短暫支撐。隨著四川新津石化、大慶石化等辛醇裝置產能建成投產,辛醇進口市場長期看地位將弱化,對中國市場價格行情走勢影響力度減小。
丁辛醇長期以來國內產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量,因此供不足需的情況長期存在,因此進口作為國內需求的有效補充,在一定時期內與國產供應相輔相成,對進口表現出較強的依賴。進口貨源的重要性決定了外盤市場價格在中國市場行情走勢方面擁有重要作用。
更多辛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辛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