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物流,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吳清一等人從日本將「物流」的概念引入中國之後,開辦了中國第一個物流專業,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物流研究所,同時建議、協助有關部門在大連試辦了中國第一個配送中心,此後,經過長達10年的「休眠期」,直到2000年,電子商務走出概念期後,仿佛一夜之間,「千樹萬樹梨花開」,物流一下變成了巨大的「錢坑」。 目前中國的物流熱中,幾乎都是集中於物流系統與物流技術的,最近的熱點又似乎在向軟體 方面轉移。至於物流機械,似乎很少有人問津。甚至又部分傳統的物流機械製造廠家都不惜放棄傳統的產品,大舉向概念時代的物流技術轉型。
廣義上講,物流指的是物質實體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移動,一般地講,物流所研究的是人們主觀地為了某種目的而對物質實體執行的某種物理過程。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人們對電子商務的理性思考時代的到來,物流作為現代中國社會的一大熱點,迎來了它的前所未有的繁榮。 這裡我,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基本事實,這就是電子商務興起於世界上最發達的美國社會,美國是一個物流異常發達的社會,其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有相當的比重。電子商務的瓶頸是物流,美國社會實現的商務的信息化與發達的物流系統之間的自然對接。但在中國,這辦不到。這也是當前中國物流熱的主要原因。
物流機械系統,作為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將人們從繁沉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的重任。在物流的執行領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物流機械,從物流技術的概念來講,基本上可以分為: 包裝材料:托盤、貨櫃、瓦楞紙、塑料薄膜、編制袋、包裝帶、草繩及其製造機械。 運機械:叉車、吊車、鏟車、堆垛機、懸掛輸送機、輸送鏈、散料輸送線等 運輸機械: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 倉儲機械:貨架、容器、輸送小車等 加工機械:剪板機、打包機、理貨設備等
物流機械行業(不包括成型的汽車、叉車等),目前面臨的發展問題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產品的非標準化:大多數執行企業標準,沒有形成統一的行業規範或者標準。
2、 競爭的無序化:企業各自為政,沒有形成有效的企業自律體系。行業分工不明確,產品無序競爭。形不成行業壟斷優勢,自毀市場。
3、 社會環境問題:市場經濟的興起和繁榮,輕看了整個機械加工市場,忽略了帶有基礎性質的機械加工行業的正常投入和發展。當然,不可避免地也影響到物流機械行業的發展。
4、 專業人才問題:專業人才尤其是複合性人才缺乏。這是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5、 企業自身的各種問題。鑑於目前大多數物流機械公司的具體情況,我們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強企業的競爭力:(1)加強和國家有關機構、高等學府、專業機構的合作,爭取多渠道地來自國家領導層和社會團體的政策支持。(2)加強和專業諮詢機構的管理合作。構建公司的管理機制和平台,吸引更多的營銷人才、管理專家、IT專家、物流產品交易、理財專家加盟。(3)利用資本市場的資金等優勢,同有關部門合作,從局部作起,規範和標準化某些物流產品,起到行業領頭羊的作用。(4)積極引進和消化國外的先進技術,找出適合中國物流與社會環境的物流產品開發之路。(5)拓展和細分客戶與市場,加大產品宣傳力度,迅速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有計劃有組織地壟斷部分產品的市場。(6)加強行業協作,行業作大。特別是如何與競爭對手合作,劃分市場。或者是協作市場的問題。
更多物流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流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