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系統產值將破千億
據《中國安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安防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截至2010年,行業總產值達到2300多億元,年均增長23%以上;其中安防產品產值約為1000億元,尤以安防電子產品發展較快,年均增長25%左右,而視頻監控系統則占到安防電子產品比重的55%,遠高於出入口控制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及其他類別。
「平安城市」建設是行業公認的最重要推動力。2004年,公安部、科技部在北京、上海、廊坊、大連、南京等21個城市啟動了第一批科技強警示範城市創建工作。2005年8月,公安部進一步提出了建設「3111試點工程」,選擇22個省,在省、市、縣三級開展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試點工程。有力推動了「平安城市」的建設步伐。隨著2008年「3111試點工程」的成功驗收,各地紛紛上馬或擴大「平安城市」建設項目,有效打開了視頻監控系統的需求空間。
近年來,我國安防行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十一五」期間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3%。根據《中國安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5年行業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按照全行業20%的年複合增長率估算,其中視頻監控系統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占安防電子系統的份額超過50%,成為其規模最大且最具增長潛力的細分領域。隨著發展,安防業面臨著洗牌與轉型並重,安防領域可謂機會多多。目前,上市公司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是視頻監控行業龍頭,占據了後端DVR市場半壁江山。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一場意料之外的「價格戰」打亂了視頻監控既有的行業格局,行業內企業存亡兩極分化,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龍頭企業的全產品線日益成熟,從穩占超過60%的後端DVR市場,挺進前端攝像頭領域。
安防企業忙擴產
今年4月,視頻監控龍頭海康威視遷到了位於杭州市濱江區的新址,不到4個月時間,這裡可容納1200餘名工人的生產線已經能正常運轉。
不太大的會議室擠了50多人,但仍不斷有人前來,工作人員只有不停地搬凳子進去。而據說這樣的情況近一個月來幾乎每周都有一次,多的時候達上百人。
而在公司園區內6萬平方米的生產大樓里,前端攝像頭的生產線位於3樓,而後端產品DVR(數字硬碟錄像機)的生產線在4樓,1、2層則是倉庫。
如今,工廠里的攝像頭產量每天可以達到5000台,包括模擬和高清攝像頭;而DVR一天的產量則在2500台左右。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訂單多的時候,生產線上的工人周末也會來加班。」而整個公司,5點不下班幾乎成了不成文的規定,「公司晚上8點鐘還會增開3輛班車將員工送往市區,」一位海康員工介紹,「而研發人員往往更晚。」
同樣的繁忙也出現在上海威乾視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威乾」)的攝像機和DVR生產車間。在其位於上海下沙鎮的工廠里看到,面臨著安防行業的「金九銀十」,工人們兩班倒運作著。上海威乾市場總監楊洋則告訴,公司正在考慮將生產製造轉移到成本更低的華南深圳,並擴大生產規模。
而在另一家位於上海市金橋出口加工區的顯示屏公司——上海仙視電子有限公司里,巧遇公司在「打包搬家」,該公司視頻監控事業部總經理李順告訴,其位於浙江嘉善姚莊的新工廠生產規模是如今的5倍。預計今年視頻監控用顯示屏的銷售規模將翻番至2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