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獎項之一,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最新公告(第65號),由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申報的「太陽能電池用微鐵高透過率玻璃成套技術及產業化開發」成果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實現了科技發展史上的重大突破。該成果打破了國外壟斷,催生了我國光伏玻璃產業的誕生及快速發展,滿足了太陽能產業高速增長對關鍵材料的迫切需要,奠定了其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微鐵高透過率玻璃(面板,也稱「光伏玻璃」或「超白光伏玻璃」)是晶矽太陽能電池組件中不可替代的關鍵材料,它對太陽能量的透過率等保證電池正常運轉的關鍵技術指標要求非常高。此前該技術長期被法國聖戈班(Saint-Gobain)、美國加殿安(Guardian)和英國皮爾金頓(Pilkington)等大公司所壟斷,我國光伏玻璃在05年前全部依賴進口,僅04年就進口約320萬平米,價格高達150元/平米以上,嚴重製約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針對我國光伏玻璃產品及製造技術的空白,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科研開發、集成創新以及工程化、產業化的強大優勢,在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上進行攻關,主要進行了三大創新。一是突破國外「窄液流成型工藝」技術傳統的束縛,成功開發「寬液流成型工藝」技術,將總成品率提高到70%~75%,比國外同等規模生產線提高約15個百分點,並對成套技術的標準化設計開發及快速推廣,使我國太陽能玻璃產業規模在短時間內成為全球第一;二是開發「一段式ppm級石英砂微鐵浮選工藝」技術及研發的專用捕收劑,突破光伏玻璃原料——優質脈石英(微鐵)資源短缺的制約,使儲量豐富含鐵量較高的石英岩鐵含量大幅度降低,保證我國光伏玻璃產業發展的需求。三是通過集成玻璃熔窯新工藝及節能新技術的研究成果,開發建成了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一窯五線光伏玻璃生產線,在技術、質量、規模、能耗、投資等關鍵指標方面始終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產品通過國際公認的瑞士SPF太陽能檢測中心最高級別U1級認證。利用該成套技術,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已建成或在建30餘條生產線,產品占我國光伏玻璃市場約85%和全球市場約45%的份額,對促進與推動我國太陽能利用及提高太陽能產業的國際地位意義重大。
更多太陽能光伏玻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光伏玻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