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纖維含量測試標準的差異化分析

纖維含量測試標準的差異化分析

2011-01-01 09:54:0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美國纖維含量測試標準的特點

    美國紡織染色家和化學家協會(AATCC)在紡織測試標準領域非常具有權威性,由其編制的針對紡織品的AATCC測試方法涵蓋了紡織品纖維成份分析,色牢度實驗及織物水洗的物理性能等測試標準。AATCC標準是紡織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採用最為廣泛的測試標準。

    AATCC測試標準在纖維含量測試方面有兩個方法,AATCC20標準為纖維定性分析法;AATCC20A標準為纖維定量分析法。纖維定性分析中包括纖維縱向和橫向截面顯微鏡觀察法,燃燒法,密度法,溶解法,干捻法,粘色法,熔點法,紅外光譜法。AATCC20A是纖維定量分析,包括顯微鏡分析法,化學溶解法和拆分法等。

    我國標準與美國標準之間的差異

    我國對紡織產品的纖維含量測試是基於FZ/T01057—2007《紡織纖維鑑別實驗方法》和GB/T2910《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在此之外還有行業協會和相關機構針對特殊產品編制的方法標準,如FZ/T01095—2002《紡織品氨綸" target=_blank>氨綸產品纖維含量實驗方法》、GB/T16988—1997《特種動物纖維與綿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測定》、FZ/T30003—2009《麻棉混紡產品定量分析法》和FZ/T01026—2009《定量化學分析四組分纖維混合物》等。

    纖維定性分析方法

    在所有檢測機構中對纖維鑑別使用最為廣泛的方法應該為顯微鏡觀察法和溶解法,針對特殊的纖維還會輔助採用燃燒法、紅外光譜法等,其他方法在實際檢測過程中由於精準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因,使用較少。現簡單介紹幾個定性分析方法的過程,以及差異。

    美國是我國服裝類紡織品" target=_blank>紡織品最主要的出口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消費市場,出口美國的產品必須要遵循美國本地的法令法規,特別針對纖維成分標籤,美國有嚴格的標籤法令,指導生產商和零售商進行正確的纖維標註。為了確保標籤的正確性,首先要使用正確的測試方法。本文針對我國和美國在纖維含量測試方法上存在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和分析,給國內的生產、貿易企業提供了相關的信息,使其能根據產品的出口地區,正確的進行產品纖維含量的分析和標籤標註,滿足市場的要求。

更多纖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纖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