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場:三四級市場的發展
行業分析家認為,今後幾年將是水家電行業發展的黃金期,各大企業將加大在水家電產品投入,爭奪市場份額。
而在日漸重要的三四級市場上,水家電的比例還相當少,這一市場空白亟待產品來彌補,2003年的日本,全國的淨水器使用率就已經超過了30%,但是直到2009年,我國大中城市的淨水器擁有量僅為10%。由此可以預見,未來的水家電市場除繼續鞏固一線城市外,越來越多的品牌將向三四級市場拓展。儘管購買水家電無法享受到家電下鄉財政補貼,但生產企業依然會考慮採取措施,通過結盟優秀經銷商,降低渠道運作中心,加快水家電在三四級市場上的銷售網絡布局,搶占市場份額,占領制高點。
新標準
家用淨水器2010年銷量在1500萬台。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淨水器生產企業有3200多家,但大多數是小作坊。同時,淨水器產品至今沒有建立起完整的行業標準體系,導致魚龍混雜,導致消費者不知道怎麼選擇。
為了進一步規範市場,2010年4月,《家用和類似用途飲水處理裝置通用要求》和《家用和類似用途引用水處理內芯通用要求》兩項國家標準發布。2011年4月,我國又正式施行了直飲機、家用和類似用途超濾淨水機、家用和類似用途反滲透淨水機3個水產品標準。標準除統一規定了這3類產品的術語、分類及型號命名等基本情況外,還首次對直飲機和淨水機的質量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按理說,水家電標準不斷完善,生產許可也較為嚴格,市場應該是風平浪靜,能夠讓消費者放心選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今年水家電旺季銷售業績平平,從市場上看這些標準實施後對消費者選購的積極影響並不大。市場混亂、品牌不清、售後問題嚴重,最後依然是說監管,行業亂象頻頻,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出來監督,不同資質的廠商產品質量千差萬別,甚至水處理設備一直都沒有建立起完整的行業標準體系。而已經出台的標準卻缺乏監管,那麼所謂的標準就成了一紙空話。
2011對於家電行業來說是個由繁榮轉為冷淡的一年,從年初的迅速增長,到年末的冷淡收官,仿佛預示了未來幾年家電的衰退。水家電市場雖然不如大家電那樣,但是也經歷了一段波折,從年初各大企業紛紛跨界進入,到年中的市場平淡,年尾市場又逐漸好轉,為這個飛速發展的行業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更多水家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家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