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微利時期
建材地板行業告別暴利時代
今年,受地產市場的限購令、人民幣升值、國際
經濟因素等市場影響,地板品牌的終端市場較去年同期有明顯的回落;內部市場而言,出口減少、各種
原材料、
生活用品價格大幅漲價、終端賣場租金高漲、員工工資大幅高漲等因素,也讓經銷商的壓力劇增。今年,企業利潤的下降已經成為樂觀的經濟增速下最大的陰影,讓下遊行業的企業叫苦不迭。
隨著人工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產品成本增加導致產品價格上漲是必然。任何行業發展成熟,都會進入微利時代,像地板生產廠家、經銷商也不可能一直處於高利潤水平,地板行業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
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旦地板行業進入微利時期,企業要充分利用原材料、降低庫存、充分發揮人工效益、優化採購和銷售環節,每個工序成本控制都是獲得利潤增長點的機會。
地板趨向微利的時代,不少品牌已經開始尋求新的市場生存之道。像買地建廠,開發整體家居系列;賣地板的也生產櫥櫃產品……開發更加多元化的產品。
受累樓市調控地板行業營銷渠道謀轉型
在經歷了近幾年的瘋狂增長之後,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上半年地板行業的業績開始集體下滑,甚至不乏關門歇業者。一方面是銷售下滑,另一方面則是成本上升。店面租金、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蠶食了大量利潤。
地板行業營銷渠道轉型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商業地產租金高漲是逼迫地板企業營銷轉型的最重要因素。
大多數經銷商會認為,過去賺100元,其中渠道成本大概是20元~30元,但是現在不管是地級市還是縣鎮,渠道成本會上升到30元~50元以上。
木製品價格上漲是必然趨勢,因為非洲、南美、東南亞等
木材產地的環保理念增強,造成出口木材減少。上游木材價格的上漲也帶動了下游產品的價格。調價,訂單可能持續下滑;不調,利潤受影響。面對建材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壓力,不少地板企業也在積極創新產品營銷模式,開拓新的營銷渠道網上商城,採用多種途徑探索企業逆勢發展之道。
毫無疑問,
電子商務時代已經到來。在這條充滿希望的大道上,家居建材企業各個不甘落後,有些企業信心滿滿,有些企業將信將疑,但無論如何,他們都跑在或走在電子商務的大路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如今,企業的網絡營銷意識已經增強不少,製作精良、信息豐富的企業網站或商鋪比比皆是。
家居建材與其他產品不一樣,以前大家普遍認為網絡不能賣地板和家居的半成品,因為我們覺得體驗是這個行業裡面非常強的一部分,消費者如果沒有實體店的體驗,是不能在網上直接購買這種產品的。
拋開建材,從其他行業電子商務這幾年的發展來看,那不是你建不建,而是你沒得選擇只有建。5~8年以後,電子商務可能占了地板成交比例的50%~60%,現在傳統專賣店,尤其在一線城市,其功能會從目前的賣場,逐漸轉化成體驗中心。
面臨最嚴厲的「電荒」建材業身陷限電囹圄
從東部到中西部的浙江,江西、湖南、重慶、陝西等多地接連出現
百萬千瓦的用電缺口。一些省份不得不拉閘限電,電荒呈蔓延之勢。國家發改委預測:2011年
電力缺口總量可能超過歷史上最嚴重的2004年。面對最嚴厲的「電荒」,我國建材行業到底經歷著怎樣的「受困」局面呢?
今年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企業都開足馬力,一心要大幹快上,來他個開門紅!而「以大項目帶動大
投資,以大投資拉動GDP」,幾乎成了各地政府迅速提高本地經濟實力的不二法門。在如此巨大的投資拉動下,電力需求豈不就像澆了開水的水銀柱一般,一個勁兒往上猛漲嗎?需求一猛漲,供給跟不上,電荒不就出來了嗎?
解決「電荒」問題,不能僅僅依靠發電量的增加,還需站在全局高度,著眼於調整能源供應結構、經濟增速、產業結構與節能降耗等因素,把我們的增長速度控制在能源、資源能夠承載的區間,加快結構調整,加快增長方式轉變。
更多建材地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建材地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