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輸配電端一次設備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高企、財務費用激增以及行業供大於求的態勢壓制下,營收和利潤繼續下降;新能源各子行業呈現分化態勢:風電行業整體暫別高增長,行業競爭加劇和融資成本提高,公司業績普遍呈現下滑態勢;光伏行業仍處於盈利能力下滑的態勢,且國際市場風險與日俱增;核電審批重啟的時點則仍需觀察……
在國內外經濟尚未明朗的情況下,這場始於2011年的利潤下滑風暴將於2012年體現的更為明顯,在部分產能過剩的分行業中尤甚。
古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告別曾經的規模化擴張,電氣工業亟需從野蠻生長向精耕細作方向邁進,這需要一大批異常穩健的企業家引領行業在這條大道上執著前行。2012年,身處「拼跌時代」,掌握行業發展的技術動向,不斷提升自身的設計和開發能力,憑藉技術創新、服務創新、質量精益求精將是電氣設備企業搏擊市場風浪的惟一定海神針。
利潤下滑愈演愈烈,甚至出現虧損已是電氣工業無法迴避的話題。
多年來,我國電氣工業一直維持高速增長的態勢,一批大中型企業脫穎而出。然而,伴隨著原材料價格、人工及融資成本的不斷高漲,電氣企業已普遍存在利潤嚴重下滑的現象。
數據顯示,2011年電氣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低於2010年同期,其中前10個月實現利潤總額較2010年同期增幅相比降低了12個百分點。
截至2012年1月5日,部分電氣設備上市公司已明確表示2011年業績出現下滑,其中不乏ST阿繼、拓日新能、中國西電等大型企業。從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來看,導致企業業績下降或虧損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需求放緩、競爭激烈、成本上漲等因素。
行業利潤增速走低基於企業生產成本費用的增加,但產品銷售價格卻不能得到相應提高。思源電氣、中國西電及金風科技均表示,以產品價格競爭為主的市場競爭態勢延續,加之市場需求不足、行業增速放緩,最終導致產品市場價格下降。
更多電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