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月24日),記者出席了黃光裕內幕交易案件庭審現場,在此之前共有四位股民對黃光裕、杜鵑提起訴訟,要求索賠人民幣高達700萬元,由於其中兩位股民臨時撤訴,庭審現場只現身兩人,其中兩位股民撤訴的原因無人知曉,並且撤訴的時間點不免讓人產生疑問。
自2010年5月18日,北京市二中院對黃光裕內幕交易案、非法經營和行賄案件進行宣判後,股民李岩就立馬向二中院提起了訴訟,要求此次內幕交易的責任人對他進行賠償。而在去年的9月6日,法庭對案件進行了審理,沒想到就在10天後,原告撤訴。
而被告方代理律師付三東提出,原告主張交易中關村股票損失的期間為2007年8月底至2008年11月7日,而在該期間乃至該期間前後,正是中國乃至全球因遭遇國際金融危機而發生股市崩盤之時,與中關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類的股票平均下跌80%,說明系統風險是導致股民損失的主要因素,且李岩等原告又是採取短線交易的方式,難以把握盈利。賠償責任不單純是我被告方的原因。
這黃光裕這監獄蹲的可不安穩。曾經的股東,一次次的要求賠償損失,又一次次莫名的撤訴,這是怎麼回事呢?
更多黃光裕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黃光裕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