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上好年份酒,享受起來是一種品味、一種象徵。消費者也不惜以高價來買這種享受。但市場上,「年份酒」已經成為一個高價的幸福標籤,標註酒齡越大,價格也就越高。
如今各大商場和
菸酒專賣店,年份酒在市場上極為活躍,各個酒類櫃檯站在價格最高位的無一例外地都是標註著「5年」、「10年」、「15年」等字樣的年份酒。幾乎所有的酒業巨頭都有年份酒,五糧液推出了10年、15年和30年不等的年份酒,而茅台也有自己的15年和30年年份酒產品。酒鬼酒也推出6年、9年、15年的產品。
葡萄酒市場,年份酒盛極時代也大都從2004年發燒的,其中國內品牌以華夏長城、張裕為代表,國際品牌則以進口名莊酒為主。而黃酒市場,以龍頭老大古越龍山為例,其推出的30年陳釀、40年陳釀、50年陳釀3個高端產品都是以年份為賣點的。
如果「年份酒」真的有那麼久的年份,那就算貴也值,但是現在的年份酒市場亂象叢生,一些不規範的酒廠建廠都不足10年,也推出5年、10年的年份酒,其大多是從四川一些酒廠購買陳年的原酒,回來勾兌成年份酒銷售,由於酒齡大小直接決定著酒的價格高低,商家會把勾兌的酒的標籤標註為原酒的年份,以抬高身價。所以一些帶有十年陳釀甚至三十年陳釀標誌的
白酒,大多只是一個概念。
一般而言,年份酒指的是酒的窖藏時間。成品酒一般都是多種年份的就勾兌而成的。歐盟在酒齡管理方面規定,只有在稅收監督下或者能提供相等證明的監督下才能標註酒齡,而且標註的酒齡只能是陳化年份最少的。比如一瓶酒如果含有12年、15年、20年的酒成分,就只能按照最短的年份標註酒齡為12年,但是在國內年份酒標籤標註的卻是按最長的年份來算的。也就是說,同樣12年、15年、20年的勾兌酒,在國內,標籤往往標最長年份20年;而在歐盟因為監管嚴格,只能標最短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