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技術問題是纖維素乙醇發展的首要障礙

技術問題是纖維素乙醇發展的首要障礙

2012-01-01 16:51:0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國家發改委等政府部門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中國生物燃料乙醇利用量將達到400萬噸,但2011年我國燃料乙醇產量僅為169萬噸,纖維素乙醇仍處於中試階段。

  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生產的169萬噸燃料乙醇中,玉米乙醇154萬噸,木薯乙醇15萬噸,都是採用以澱粉為原料的第一代燃料乙醇。隨著糧食危機凸顯,我國逐步叫停了糧食乙醇生產項目。第二代纖維素乙醇以地球上蘊藏量最為豐富的木質纖維素為原料,不存在與人爭糧、與糧爭地問題,已成為當今世界競相投資的方向。不過,受限於原料收集、預處理工藝以及酶技術等因素制約,目前尚沒有商業化產品面世。

  專家表示,技術問題是纖維素乙醇發展的首要障礙。木質纖維素結構複雜、穩定,具有抗微生物降解特性,因此生產乙醇的成本大幅提升。此外,高效利用五碳糖的技術難以突破,使纖維素乙醇的商業化大規模生產只停留在設想之中。而國外公司已經在這些方面有了成果,如諾維信擁有的一種酶製劑被認為是目前市場上性價比最佳、並確保纖維素乙醇生產成本最低的酶製劑產品。

  沒有足量、穩定的原料供應,也是生物燃料發展的瓶頸之一。一些項目嘗試以農業廢棄物如秸稈為原料。但目前中國沒有統一的秸稈供應商,主要依賴於生物燃料企業自己從農民和大型農場所在地收購,這也增加了秸稈收購和儲運成本。現在,全球各大生物化工公司將目光放到了一切皆有可能的植物品種身上,如藻類的開發和利用。

  標準研究和政策保障對於生物燃料的發展也很重要。有專家介紹,美國環保總署今年4月通過了一項計劃,進一步提高汽油中乙醇調和比例,從之前的10%(E10)提高到15%(E15),以供2001年及以後生產的汽車和卡車使用,這意味著美國接近2/3的汽車都能使用E15。而中國目前對生物燃料的標準制定比較滯後,針對市場推廣的扶持政策也不夠,這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術研發步伐的遲滯。業內人士希望能夠用法律來確保交通燃料中生物乙醇的添加比例。

更多纖維素乙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纖維素乙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