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李寧線上電商與線下經銷商的矛盾加劇

李寧線上電商與線下經銷商的矛盾加劇

2012-01-01 11:37:4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在經歷了股價大幅縮水、高管徹底洗牌後,李寧公司的煩惱還沒有結束,線上電商與線下經銷商的矛盾又浮出水面。由於李寧在網上大力打折促銷,一些分銷商無奈關閉實體店,還有分經銷商在網上訂貨拿到門店裡賣。一位接近李寧公司的人士認為,李寧的陣痛和問題未來其他中國運動品牌都將遭遇。

  李寧網上商城裡,有反季2.8折、今秋超值5折等6項促銷活動,而在淘寶上賣李寧的網店折扣更大。有經銷商抱怨,有產品價格不僅低於實體店,甚至低於工廠的供貨價。電商專家羅健說,李寧當初為了消化庫存,開放電商渠道,造成現在的混亂。但是早期沒有統一的電商授權,一方面是李寧公司給網商的授權,另一方面很多網店跑去從經銷商那進貨,授權混亂,價格體系難以調控。

  目前李寧官方授權直營網上商城有14家,淘寶上出售李寧產品的大小網店共2萬5千家。針對線上線下矛盾一說,李寧公司回覆說,線上銷售的規模占比不高,實體店的核心地位不會撼動。一位接近李寧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李寧也意識到線上銷售的混亂,已經開始調查並逐步收回權力。另外,他還透露,線上線下矛盾不大,網上賣得是2011年之前的舊貨,實體門店以新品為主;其次,李寧正向經銷商大量回購舊貨,運到東南亞和非洲銷售,或者直接銷毀。

  運動品牌專家張慶說,當下運動品牌日子不好過,銷售進入低潮期,但線上的衝擊有限,更多是心理上的影響。電商銷售額所占的比重並不大,衝擊更多集中在心理上,讓經銷商覺得在價格上沒法競爭,會抑制他們開店的積極性,但這不是李寧一家的問題,是全行業的普遍現象。

  在前任CEO張志勇時代,李寧更多地以收入為導向,當時李寧大量給經銷商發貨,超出了實際零售能力。那位接近李寧公司的內部人士抱怨說,李寧只不過是把所有問題都表現出來,接下來安踏、匹克等品牌都會步李寧的後塵。

  張慶同意這種觀點,他說,李寧是行業的巨頭,所謂槍打出頭鳥,它的問題暴露得最早、也最多。過去一直以來,李寧的市場份額和銷售規模一直處於領先位置,所以他會首當其衝的受到影響;第二,他們比較早的尋求變革,所以提前遇到這些問題。

  中國的體育品牌行業存在共性,2007至2009年快速發展,資本瘋狂追逐,各公司注重銷售額、開店數量,忽視開店的質量。另外當時zara、h&m等快時尚品牌沒有大面積進入中國。體育用品做當休閒服裝,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如今快時尚全面鋪開,以李寧為例,各品類中,女裝銷量下滑是最為嚴重。如今李寧一方面著手關掉虧損門店,一方面決定專注體育。而安踏、361度等品牌依舊為了促股價,準備新開幾百家門店。

更多李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李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李寧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