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剛需房源價格早已企穩 節前漲價可能性不大

剛需房源價格早已企穩 節前漲價可能性不大

2012-01-01 09:43:0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據了解,在上海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下的剛需公寓庫存緊張的情況如果得不到緩解,這類房源將存在漲價壓力。剛需樓盤上周的集中成交,直接拉低了上海樓市的成交均價。

  11月26日,金豐易居&佑威聯合研究中心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上周(11月19日-11月25日)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6.59萬平方米,環比(較前周)上漲34.46%;新增供應面積也環比上漲36.17%,至26.58萬平方米;成交均價則環比下跌15.95%,至20233元/平方米。

  佑威機構執行董事黃志堅稱,上周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量、新增供應量雙雙暴漲,成交量更是創下了7月以來的21周新高,這表明雖然標杆房企已經完成年度銷售任務,但非標杆房企仍需要藉助當下不錯的市場環境來跑量。

  某上市房企副總裁進一步說,開發商去年底虧本保本跑量,今年上半年微利跑量,現在則似乎開始轉向「保證利潤兼顧跑量」。

  「剛需房源價格早已企穩」

  「低價商品住宅成交量的回升及高價商品住宅成交量的下降,直接導致了上周樓市整體成交的均價環比大跌。」黃志堅說。

  據佑威統計,上周上海樓市的成交結構中,單價在2.5萬元以下的商品住宅成交了20.50萬平方米,環比大漲了50.58%;單價在2.5萬-4萬元的商品住宅成交了4.88萬平方米,環比上漲了18.06%;但單價在4萬元以上的商品住宅成交了1.23萬平方米,環比大降39.44%。佑威統計的上周成交面積排名前十的樓盤中,有9個樓盤的成交均價低於2萬元/平方米。

  一般而言,在當下上海樓市中,成交單價在2.5萬元以下的商品住宅被視為剛需產品。

  隨著剛需成交的放量,滬上剛需公寓產品的庫存持續下降。

  佑威數據顯示,上海100平方米以下的剛需公寓產品庫存去化周期(即銷售周期)僅5.7個月,已經呈現供應偏緊的態勢。

  黃志堅分析,調控背景下,上海樓市存在著產品結構性失衡的問題,10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庫存去化周期已越過7-8個月的平衡值,價格早已經率先企穩,並有一定的上漲空間。而大戶型產品以及別墅等高端產品,由於限購,總體上依然呈現較為嚴重的「供大於求」,價格上存在著下行壓力。

  上海盤谷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海也認為,100平方米以下剛需公寓的庫存去化周期低於6個月,說明這類房源供求關係還是較為緊張的。如果這一情況得不到緩解,這類房源漲價壓力就存在。

  「這種漲價壓力在今年上半年是不存在的,當時的壓力主要還是降價跑量。到了5-10月份,價格開始平衡,10月以後價格主動權開始偏向於開發商這一邊。」宋海進一步說。

  「有望現年末翹尾行情」

  隨著年底的臨近,市場人士對於歲末樓市的預期有所轉暖。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分析師黃河滔稱,政策面偏於維穩的基調下,樓市成交延續有序釋放的態勢。以目前11月整月成交勢頭看,當月成交量不僅能較10月有所突破,甚至還有望出現年末的翹尾行情。

  佑威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上海市11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79.55萬平方米,日均成交量為3.18萬平方米。若按日均成交量推算,則11月的成交量約為95.46萬平方米。

  黃志堅斷言,11月成交量高於10月的87.62萬平方米已無懸念,12月的成交量預計也將和10月、11月相當。11月、12月成交量高於9月、10月的主因,是9月、10月傳統成交旺季表現一般。

  不過,黃志堅強調,2012年總的成交量雖然好於去年,但仍在歷史低位,多數開發商依然需要補量以完成回款要求。

  據21世紀不動產統計,截至11月25日,上海樓市11月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量達64.4萬平方米,已超過10月全月的供應體量,但距9月份的127萬平方米供應體量尚有近一半的差距。

  黃河滔稱,在經歷短暫的休整後,部分開發商的推盤意願逐步回升。但隨著市場成交脫離低迷及政策走向趨於明朗化,部分開發商信心有所增強,推出更高溢價房源的機率較大。

  德佑地產研究主任陸騎麟同樣認為,從上周多個外圍項目大面積推盤的情況來看,部分開發商依然有著年底衝刺業績的意圖。

  「加上前期的庫存依然有待消化,因此年末價格出現明顯上漲的可能性很小,局部的優惠依然可以期待。」陸騎麟說,近期剛性需求入市積極性較高,今年年末信貸額度較往年也更為寬鬆,歲末樓市成交有望繼續保持在相對高位。

  「春節前剛需樓盤漲價可能性不大」

  不少受訪開發商也預計,低價剛需房源有望占據歲末樓市的主流。

  某上市房企副總裁稱,年底是剛需成交放量比較旺盛的時期。年底剛需人群的收入會增多,所以會選擇在年底置業。眼下開發商的策略也在向「保證利潤兼顧跑量」轉變。

  「當投資大、資金緊張時,開發商會虧本跑量;當市場不穩定,預期不明朗時會微利跑量;當市場較穩定,需求較穩定,開發商會以平衡的量平衡的價來銷售。」該副總裁舉例稱,比如一個樓盤單價1.5萬元能保本,1.7萬元能有較好利潤,那麼開發商的定價可能就會是1.6萬元。

  宋海的判斷是,雖然從市場角度講,開發商漲價的衝動已經存在,但鑑於調控的基調未改,開發商還不敢立即轉化為行動。大多數不敢做第一個漲價的,而是會互相觀望,如果市場上出現了第一個漲價的樓盤,並獲得市場的接受,那麼開發商就會跟進仿效。

  「衝動能否轉化為行動,估計在開發商里也會出現分化。」宋海預計,剛需樓盤在春節前出現漲價的可能性不大,但到了明年3-5月份,漲價與否的信號可能會變得較為明確。

  至於推盤策略,上述上市房企副總裁預計,接下來開發商少量多批推盤的情況可能會比較多,不以跑量為惟一考核指標,不去刻意追求開盤時的去化率。12月的新增供應量可能會比11月略多,成交量也將比11月略好,「雖然成交主要看新增供應情況,但目前市場存量比較大,不一定非得盯著新盤,在售的樓盤也能保證一定水平的成交。」

  據了解,該公司嘉定的一個剛需項目計劃在12月中旬加推300套房源,「是90多平方米的小三房,符合剛需定位,定價策略就是保證利潤兼顧跑量。」該房企副總裁強調,他們在12月中旬推盤不是為了沖業績,「今年的業績完成得不錯,我們推盤是根據工程的時間節點來的。」

更多房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