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末,我國首條跨境原油運輸管道--中哈石油管道管輸原油累計進口突破5000萬噸,今年,這一管道年輸油能力還將大幅提高。
從烏魯木齊海關獲悉,自2006年5月中哈石油管道正式通油以來,我國已累計進口管輸原油5080萬噸,貿易值達328.5億美元,實徵稅款363億元。烏魯木齊海關的統計分析顯示,哈薩克斯坦仍是我國管輸原油的主要貿易國,2012年我國進口的管輸原油全部由國有企業進口,主要流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北京市。
中哈原油管道是我國首條境外原油運輸管道,這條管道西起哈薩克斯坦阿塔蘇,經過中哈邊界的阿拉山口口岸進入我國,最後到達中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全長1200多公里,開啟了中哈兩國能源合作的新時代。
投入商業運營以來,中哈原油管道進口原油量以年均20%的速度遞增,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西部能源大動脈」。新疆境內的阿拉山口口岸也因此一躍成為我國唯一一個公路、鐵路、原油管道三位一體的國際性大口岸。
為了提高輸油能力,今年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11號中間泵站將投產運營,中哈原油計量站流量計的改造工程也將完成,屆時中哈石油管道的年輸油能力還將大幅提高。
此間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應穩步推進新疆口岸作為資源、能源型通道的建設步伐,充分利用管道運輸方式的優勢,促進原油進口。與此同時,還應密切關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對原油價格的影響,適當把握國際原油價格下調間隙擴大進口儲備,減輕油價波動對經濟運行的影響。
更多原油運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原油運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