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中鋁再陷轉型困境:無定價權幾乎重蹈鐵礦石覆轍

中鋁再陷轉型困境:無定價權幾乎重蹈鐵礦石覆轍

2013-01-01 11:38:5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鋁股份」)2012年年報公布,在2010、2011年連續兩年略有盈餘之後,2012年陷入巨額虧損,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額達到82.3億元,超過了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期70億元的最高虧損額。

  中鋁股份相關負責人解釋稱,2010、2011年中鋁股份已經走出危機,分別實現了9.6億元和6.9億元盈利。然而,隨著 2012年歐債危機加劇和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減緩,鋁產品需求增長率突然從10%以上跌至7%左右,這致使中國鋁業產能出現了相對過剩,鋁產品價格大跌,全行業出現虧損,中鋁股份自然難以倖免。

  2012年,作為中鋁股份兩大利潤支柱的氧化鋁、電解鋁價格紛紛出現暴跌。相比2011年,氧化鋁、電解鋁價格分別下跌約168元和1150元,跌幅均超過6%,僅此兩項,中鋁股份相比2011年就減少盈利32.4億元和33.9億元,合計66.3億元,占2012年總虧損額的80%以上。

  然而,對於中鋁股份的解釋,業內專家並不認可。「把虧損原因過多地推給宏觀經濟,過分強調外因作用是中國鋁業走出困境的大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告訴記者,中鋁股份乃至中國鋁行業的結構性問題和體制性制約,才是導致中鋁股份巨虧的根本原因。只不過2010、2011年經濟刺激政策導致的鋁價企穩假象掩蓋了問題的爆發。

  2012年乃至今後的兩三年間,中鋁股份乃至中國鋁產業,在資源和電力體制制約下,將不僅僅面對金融危機的衝擊,而將陷入後危機時代真正的困境。

  成本難控

  「2010、2011年連續兩年的盈利,讓投資者誤以為中鋁股份已經走出了危機。」然而,仔細分析中鋁股份近三年年報數據,我們會發現,2010年低廉的成本和2011年相對較高的鋁產品價格掩蓋了中鋁股份在鋁土資源和電力結構上的危機。

  鋁土礦是製造氧化鋁的核心原料,而氧化鋁是中鋁股份利潤的一大支柱。2010、2011年中鋁股份氧化鋁利潤均超30億元,幾乎占其主營業務利潤的50%。

  據2012年中鋁股份年報,中鋁股份的氧化鋁平均價格為2568元/噸,相比2011年和2010年僅僅下降了6.1%和1.6%,如按照其 2011年約2490元的生產成本計算,2012年中鋁股份氧化鋁板塊至少應盈利9億多元。然而,2011年11月以來鋁土礦價格的急速上漲,卻使中鋁股份氧化鋁板塊陷入約6億元虧損。

  中鋁股份2012年自產鋁土礦為1726萬噸,僅相當於其自身需求的53%,而且主要來源於河南、山西等地,但歷經多年開採,河南、山西的鋁土礦品質越來越低,成本逐漸升高。2011年10月份河南鋁土礦價格已經達到310元/噸,幾乎是進口印尼鋁土礦價格的近兩倍。

  為了降低成本,依靠廉價的進口鋁土礦成為了中鋁股份乃至整個行業的最優選擇。至2011年,中國的鋁土礦進口依賴度達到60%,這其中80%來自印尼,並且進口鋁土礦的價格也逐漸成為了國內鋁土價格的風向標。

  「中國鋁土資源幾乎重蹈鐵礦石的覆轍。中鋁股份作為中國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企業之一,沒有國際鋁土礦市場的定價權,這為其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2011年11月,印尼政府突然宣布,對出口鋁土礦等14種礦產加收40%關稅,並且到2014年全面禁止出口。2011年12月,印尼鋁土礦價格隨即上漲了53.6%,約合人民幣267元/噸。2012年1月,國內鋁土礦也應聲而動,河南鋁土礦價格從300元/噸上漲到360元-380元/噸,廣西鋁土礦從240元/噸上漲到280元-330元/噸,漲幅均超過20%。

  按照生產1噸氧化鋁需要2.7噸鋁土礦計算,鋁土礦價格上漲致使中鋁股份2012年的氧化鋁成本比2011年上升約150元/噸。

  中鋁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儘管中鋁股份通過運營轉型和內部挖潛,把氧化鋁成本降低了30元/噸,但是,氧化鋁的生產成本依然比2011年高出約120元,由此一項就減少利潤14.6億元。

  除氧化鋁板塊出現虧損外,中鋁股份的另一個利潤支柱——電解鋁板塊在2012年業績同樣不佳,僅盈利3.27億元,不僅比2011年盈利下降了33.9億元,同比2010年也下降32億元。

  「中鋁股份用經濟增速減緩、產能過剩、鋁產品價格下跌來解釋氧化鋁虧損也許還有情可原,但對於解釋電解鋁板塊盈利大幅下降則有些不通。」 文獻軍告訴記者,2012年電解鋁平均價格約為1.57萬元/噸,儘管比2011年下跌約1100元,但與2010年幾乎持平。

  為何中鋁股份在2010年鋁價低迷的時候能大幅盈利,而2012年卻不能?其根本原因不在鋁價下跌,而在於自2010年以來的電價大幅上漲和中鋁股份自身供電結構的不合理,只不過2011年相對較高的電解鋁價格掩蓋了危機。電費是生產電解鋁的主要成本,生產1噸電解鋁需要耗電14000-15000 千瓦時。電價每上漲0.01元/千瓦時,電解鋁的成本就要上升140元/噸。

  目前,中鋁股份電解鋁用電主要分為電網供電和煤電鋁一體化(採煤、發電、電解鋁一體化)自備電廠供電。其中,自備電廠供電成本每千瓦時只有0.2-0.3元。而電網供電則高達約0.4-0.6元/千瓦時。然而,中鋁股份在煤電鋁一體化經營方面啟動較晚,缺少自己的煤炭供應基地和配套電廠。目前的供電結構依然有50%的電力供應來自於電網,這導致中鋁股份的用電成本始終居高不下。

  從2010年6月1日起,由於國家取消對電解鋁電網用電的優惠,導致中鋁股份電力成本雪上加霜。2012年、2011年的電網電價比2010年平均上漲約0.1-0.2元。這致使2012年電解鋁成本每噸比2010年增加約1400元。

  儘管中鋁股份通過運營轉型和內部挖潛,電解鋁的平均單位能耗比2010年降低了近500千瓦時,每噸降低成本近240元,但是,相比高企的電力成本依然杯水車薪,由此一項中鋁股份電解鋁板塊相比2010年就減少利潤約46億元。

  再加之氧化鋁成本上升,按照1噸電解鋁需2噸氧化鋁計算,2012年電解鋁板塊比2010年又減少利潤約23億元。

  由於中鋁股份在資源和電力兩方面的成本難控,在鋁產品價格大體相當的情況下,中鋁股份比2010年減少盈利約83億元,基本與2012年虧損數額持平。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中鋁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