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國著名的非處方藥品牌——「白加黑」在江蘇啟東蓋天力舉行的資產交割儀式上,被正式移交給它的新東家——國際製藥巨頭德國拜耳公司,同時移交的還有「小白」糖漿和「信力」止咳糖漿。
「賣了白加黑,等於宴席上沒了硬菜,紅燒肉送人了,就剩倆青菜了。」原東盛科技(5.05,0.04,0.80%,吧)副總裁關平這樣對記者形容「白加黑」對於東盛科技的重要性。記者追問:東盛科技賣的價錢值不值啊?關平笑著對記者說:「拜耳現在給了東盛科技十多個億的嫁妝,已經很值啦,買整個東盛都夠了。」
成大牌:家中有女初長成
曾幾何時,一句「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的廣告語傳遍大江南北。當這個電視廣告出現的時候,人們才像發現新大陸(7.09,-0.14,-1.94%,吧)一樣,原來感冒藥還可以這樣吃。同樣驚訝的還有營銷策劃人員,鬧了半天,感冒藥也可以這樣賣。
是的,這個2001年還是名不見經傳的感冒藥中的「灰姑娘」——「白加黑」,經過短短几年間,不僅創新了產品包裝、產品形態、產品傳播等關鍵要素,同時還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著名感冒藥品牌。
事實上,「灰姑娘」變成「白雪公主」也經歷一個波折的過程。在2001年前,「白加黑」在江蘇啟東蓋天力一班人馬的經營下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但由於內部管理與營銷控制等諸多問題,「灰姑娘」依然「灰頭土臉」。面對這樣一個「不爭氣」的孩子,企業負責人犯了愁。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醫藥界的奇人——東盛集團(東盛科技的前身)董事長郭家學看到了這個「灰姑娘」的潛質,毅然併購了啟東蓋天力。
「過繼」給東盛集團的「白加黑」,被正式確定了「監護人」——關平。「這個產品就像我的親閨女,是我一天天親眼看著它長大的。為了它的成長,我們的團隊付出了很多心血。」回憶起最初的創業經歷,關平感嘆不已。
關平團隊憑著豐富的經驗對「白加黑」的品牌傳播做了重大調整,平面廣告、電視廣告均重新拍攝,調整品牌理念。同時,關平還對銷售渠道、終端加強了控制,以各種「豐富多彩」的形式贏得了終端經理、櫃檯店員的心,很快,「白加黑」成為了終端的第一推薦品牌。
著名企業傳略與市場營銷專家張道奎告訴記者,「白加黑」真正做到了「兩手準備」,兩手都要硬。首先是空中的傳播,進行了重大改革,強化了品牌基礎。同時在渠道建設上,將終端銷售人員「拉攏」過來,成為「自己人」。對於購買藥品的消費者來說,是非常容易受店員的推薦所左右的,因此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2001年11月,醫藥界爆發了著名的「PPA」事件,著名的康泰克因此「悲壯倒下」,留給他人的卻是4.5億的巨大肥肉。「白加黑」迅速捕捉到了這撲鼻而來的「肉腥味」,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各種廣告宣傳,號召工廠「白天加黑夜」生產,大打「不含PPA」廣告。一時間,大批康泰克消費者「棄暗投明」,轉買「白加黑」。「白加黑」初嘗被搶購的快感,那些日子,「白加黑」的人興奮得沒法睡,失眠了。
那一年,「白加黑」從2000多萬的銷售額一躍增加到2.9億,最高時達到了每年4個億。一個「白雪公主」閃亮登場。
被收購:無奈嫁女換嫁妝
同大多數中國大老闆一樣,郭家學也會頭腦發熱,雖然「白加黑」也有退熱的功效,但對於郭家學來說,根本不管用。於是,作為「白雪公主」的「白加黑」命運再次發生改變。
走上快車道,就再也剎不住車,郭家學徹底燒了起來。不僅先後收購兼併了潛江製藥(6.03,-0.10,-1.63%,吧)、青海製藥集團及其下屬的寶鑑堂國藥、山西廣譽遠、河北邢台英華醫藥、陝西漢中生物研究所等30多家醫藥企業,還不時覬覦著更大的藥企。隨著一些虧損的企業被扭虧為盈,並大賺其錢,不斷盈利的假象讓郭家學的欲望開始愈加膨脹起來。
2004年12月,郭家學開始了更大手筆的動作。東盛科技(5.05,0.04,0.80%,吧)斥資2.1億收購潛江製藥後,再次出資4.98億元與華源、復星等強大對手展開「比富」行動,對手均被郭家學的氣勢所嚇倒,得意洋洋的東盛集團一舉拿下50%的股份,聯合中國醫藥集團成立了國藥工業公司,志得意滿的郭家學登上了新雲藥集團董事長的寶座。但他沒有料到,在這金燦燦的寶座下,暗藏著足以葬送他多年努力打拚的一顆定時炸彈——可怕的資金鍊斷裂,同時,「白加黑」的厄運也由此而引發。
對此,張道奎給出了一個不客氣的評價:中國人都窮怕了,中國老闆也都患上了自卑病,自卑到無法安心做一件事,貪大求快、好大喜功的劣根性再次顯現出來。張道奎用了一個比喻表示,是胖子總要喘,東盛的虛胖是導致休克的重要原因。
回憶起這段經歷,關平說:「那個時候,東盛的形象確實不好,本來很好的一隻股票卻戴上了『ST』的大帽子,還被證監會給處罰了。」
郭家學今年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對記者表示,東盛資金鍊斷裂時,正好趕上宏觀調控的開局,各家銀行開始緊縮銀根,並向民營企業加緊收貸。夢想沒實現,宏觀調控來了,首當其衝的是民營企業。
家裡經濟困難,首先想到的是用「大閨女」來養家,此時,「白加黑」被推上了前台,東盛「招婿」開始。2006年2月,「白加黑」全球擺擂招夫。很快,來自德國、美國、英國等「洋女婿」登門求親,這幾個「洋女婿」個個為世界500強企業,財大氣粗,才貌雙全。
東盛人再次看到了新的希望,再次「白天加黑夜」地工作,一下子準備了300多頁的材料。2006年10月25日,東盛科技與德國拜耳簽訂協議,以折合人民幣12.64億元的價格轉讓「白加黑」等3個品牌。幾經波折後,2008年7月3日,雙方正式進行交割,東盛科技樂開了花,完全不顧嫁出去的「白雪公主」是否會過好日子。
曾失敗:婆家能力不確定
外國人娶了中國媳婦,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必定是兩人走向和諧的一大障礙,拜耳與「白加黑」同樣如此。一個風光無限的中國「白雪公主」嫁入外國豪門,是否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則讓很多人沒底。
「我非常不看好,『白加黑』的未來的道路很艱難。拜耳做的處方藥都是專利藥,非常擅長學術推廣,在學術界有著極高的地位,因此,他們在高端市場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額。」關平對記者表示了憂慮,「他們做非處方藥基本都是外行,不僅沒有經驗,還沒有隊伍。」
關平表示,很多外企在中國都曾做過非處方藥,但都不成功。如楊森製藥的抗過敏藥息斯敏曾紅火一時,但後來推出的達克寧效果就很差,無法讓市場接受。關平又舉例,施貴寶集團曾推出的日夜百服嚀,也只是曇花一現,最多才兩個億。阿斯利康曾運作的樂塞克也只是做了3年,不得不退市。即使是德國拜耳,關平照樣揭起了它的「老底」。「他們也曾搞過非處方藥,專門成立了一批隊伍做達喜胃藥,後來也不了了之。」關平說。
關平對記者表示,拜耳試圖通過收購「白加黑」來擴大其在國內的非處方市場的份額,在該領域做大做強。但似乎很難,因為,非處方藥的營銷有著一套與處方藥截然不同的模式,而外企普遍不懂這一點。
記者注意到,在拜耳收購「白加黑」的過程中,拜耳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條件,即將「白加黑」的「監護人」關平一同歸至拜耳麾下,繼續運作「白加黑」,以確保平穩過渡。當時,關平也信誓旦旦,非拜耳不去。
談到這段往事,關平大笑:「當時都是為了『白加黑』能賣個好價錢,不過,人是活的,我還是有辦法不過去,原因很簡單,要高價讓其無法接受。」談到「毀約」的原因,關平表示,在外企工作,也只是打工而已,一點股份都沒有,沒勁。
作為東盛科技(5.05,0.04,0.80%,吧)的「頂樑柱」,「白加黑」的離去,顯然讓東盛科技大傷元氣。不過,關平表示,東盛科技在運作「白加黑」的時候,就已經培養了很多人才,在很短的時間,能再培養一個「白加黑」出來。關平說,拜耳不具備這種優勢,未來相當艱難。
談及此,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賈亞光對記者說的話意味深長,做非處方藥,外企掌握中國特色的銷售模式很重要,但太難了。
相關連結
●1996年 江蘇啟東蓋天力製藥廠開發「白加黑」,銷售曇花一現。1998年銷量大幅下滑。
●2000年 東盛集團併購啟東蓋天力製藥廠,「白加黑」易主,當年銷售額從2000萬升至2.9億。
●2005年 「白加黑」銷量達到4個億,成為東盛科技的最大贏利點。
●2006年10月 東盛科技資金危機,欲變賣「白加黑」自保,拜耳與東盛科技簽訂協議。
●2008年7月3日 雙方正式交割財產,包括生產線、銷售網絡及銷售隊伍全部賣給拜耳。
更多白加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白加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