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13年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10月進入正式投票階段

2013年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10月進入正式投票階段

2013-01-01 12:28:5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據中國報告大廳記者了解:一年一度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已經在10月進入了正式投票階段,在券商行業研究整體飽受質疑,部分行業券商研究日益沒落的今天,每年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已經成為了一出「精彩紛呈」的大戲。

  據了解,光大、平安、宏源等多家券商研究所為了搶得先機,早在今年8月就已經提前開始了各地拜票和路演。「請客吃飯送禮都已經成為了常規手段,還要突擊薦股,帶上一兩隻看好的能夠很快上漲的股票,展示賣方的實力。」一位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

  新財富評選戰火重燃

  按照新財富公布的數據,「第十一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共有來自37家券商研究機構的近1500位分析師報名,參評人數創歷史最高。31個研究領域分類中,有23個領域報名團隊達到20人或以上,占比74 .2%。其中報名最多的領域是策略研究,共有32個研究團隊參評,去年獲獎團隊悉數參評,包括由程定華帶領的安信證券策略團隊、王勝帶領的申銀萬國證券策略團隊、張憶東帶領的興業證券策略團隊、周金濤帶領的中信建投證券策略團隊等。而在宏觀經濟領域,包括諸建芳帶領的中信證券宏觀團隊、李慧勇帶領的申銀萬國證券宏觀團隊、潘向東帶領的中國銀河證券宏觀團隊、高善文的弟子尤宏業為首的安信證券宏觀團隊、王涵帶領的興業證券研究團隊等均悉數參評。在新財富公布的材料中,沒有明確提到中金公司的研究團隊參與了此次評選,中金公司的工作人員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是否參評以新財富公布的情況為準。

  本屆新財富評選的投票人審核工作也已經結束。除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無需推薦外,共有來自600餘家機構的2300餘位投資者獲得投票權,機構數量同比增長22%,創下新高。

  「現在很多傳統行業尤其是鋼鐵、化工、煤炭之類的研究員,日子都過得非常清苦,新財富的最佳分析師評選,算得上是一條成名的捷徑,一旦上榜,對於研究員個人而言,立刻就會身價倍增,排行前三的甚至立刻可以年薪百萬,所謂金銀紅人眼,財帛動人心,分析師們參與熱情很高是可以理解的。」一位參與了本屆新財富評選的分析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坦言。

  實際上,從以往數界新財富的評選來看,評選之後,往往會伴隨著大規模的行業挖角,新財富的評選也往往被視作券商研究人才「轉會市場」開啟的鐘聲。2006年,中信證券按照新財富的評選榜單挖角分析師,開啟了這個先例之後,入選新財富的分析師身價開始「水漲船高 」 , 明 星 分 析 師 的 身 價 更 是 高 達 數 百 萬元。

  花樣翻新的拜票方式

  對於投票者,尤其是基金經理來說,把票投給誰,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哪個分析師能夠看準一兩隻牛股,就把票投給誰。不過,這其中並非沒有可操作的空間,為了能夠上榜,券商分析師們的手段可謂花樣百出。

  早在2011年,光大證券舉辦了一場內衣及泳裝模特走秀活動,邀請對象則是各大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中金公司則於中秋節前夕在上海黃浦江舉辦了一場豪華遊艇酒會。到了2012年,券商研究員的情感關懷則變得更有針對性。在滬上基金雲集的陸家嘴,居然出現了券商研究員或者銷售人員為公募基金經理研究員送「愛心早餐」的場景。

  而到了2013年,則又出現了新的手段―――改走悲情路線了。某家券商分析師的拉票詞為「三個老人今年重症,兩個癌症,一個中風加重,另外孩子三季度病了一個多月,到病好了都沒診斷出是什麼病。老人的病需要大量醫保不能報銷的費用,因此如今年新財富不能上榜,工資將大 幅 下 降 , 明 年 給 老 人 治 病 的 錢 將 失 去來源」,因此籲請買方「真誠幫助渡過難關」。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此前則有過形容:中國傳統文化好虛名、重人情,再加上賣方分析師行業「名利合一」的特點,為奪排名,不少分析師開始在「拉票」環節上猛烈用功,券商遇此也順水推舟,甚至傾力為之。

  券商分析師如此賣力,也與市場的整體環境有關。研究所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基金分倉,但由於近年來業績不佳,規模止步不前,再加上銀行理財的崛起,公募基金在市場中的話語權正在不斷被 弱 化 , 券 商 們 的 分 倉 收 入 也 日 益 微 薄 。WIN D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基金分倉規模達到62億元;2011年下降至48 .87億元;2012年則下降到了38 .83億元;2013年上半年,二級市場活躍程度有所上升,券商收穫了25 .3億元的分倉收入,收入有所增長,但整體依然慘澹。

  在過去的三年中,由於分倉收入持續下滑,很多研究所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不得不裁員降薪。2012年以來,有券商研究所已經進行了三次降薪,每次都是以20%的比例往下降。除了降薪,券商也開始控制調研、開會、路演等各種費用的開支。

  券商研究質量整體堪憂

  在一些諸如鋼鐵、水泥、煤炭之內的傳統行業,已經處於長期低迷狀態,被基金經理們棄如敝履,這些行業研究員的命運,也可想而知。這些 行 業研 究 員 們 , 被 迫 轉 向 研 究 其 他 行 業。2012年底,中信建投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王喆就高調發布了一份換崗通告:「正式告別了研究多年的鋼鐵行業,確實有點捨不得,向親們通知一聲,以後我開始從事零售商貿行業的研究了。」

  一位分析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在研究所裡面,T MT、醫藥、新能源、中小盤股等行業的研究員可謂炙手可熱。而一些傳統行業的研究員,則完全處於邊緣化的位置,寫了報告也沒人看,純屬自娛自樂。

  近些年來,由於券商研報不時被曝光出的抄襲、烏龍、造假、噱頭、掛名外包等事件,使得整個券商研究質量和可信度已經遭到了整個市場的嚴重質疑。一位券商的研究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券商研究生存的基礎和核心競爭力,在於其研究的質量水平,在於到底是否能夠為客戶創造相應的價值,在整個行業環境都極其浮躁的情況下,應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上市公司的研究上來,而不是搞這些「歪門邪道」。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財富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