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屈臣氏蒸餾水菌落總數超標80倍 可引起腹瀉等腸道不適

屈臣氏蒸餾水菌落總數超標80倍 可引起腹瀉等腸道不適

2013-01-01 09:56:1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10月15日,廣州市質監局在其網站公布了2013年廣州市生產領域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第九批公告,其中飲料類的不合格產品多達18批次,屈臣氏18.9L/桶的蒸餾水菌落總數超標80倍登上黑榜。專家表示,菌落總數超標的水或飲料可能引起嘔吐、腹瀉、頭暈、噁心等症狀,危害人體健康安全,但從口感上一般比較難分辨。屈臣氏表示,公司正在進一步的了解和跟進此事,尚沒有確切調查結果。

  屈臣氏蒸餾水菌落總數超標80倍

  飲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近日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本市生產領域的飲料產品進行了2013年度第九批日常抽樣檢驗,共抽取164家企業的239批次產品,經檢驗不合格的18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7.5%。

  來自公告的信息顯示,此次抽查不少飲用水超標一百到九百多倍不等,其中鳳凰山飲用天然淨水菌落總數超標980倍,另一款霧嶺山飲用純淨水菌落總數也超標475倍。

  消費者比較熟悉的品牌中,生產日期為2013-06-20,由廣州真和藥業有限公司太平分公司生產的鄧老涼茶黴菌超標,標準值應不大於10cfu/g,而實測值為110cfu/g,超標11倍。此外,生產日期為2013-6-25,生產單位為廣州屈臣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的18.9L/桶的屈臣氏蒸餾水菌落總數超標,標準值應不大於20cfu/g,而實測值為1600cfu/g,超標80倍。

  近1個月兩次上黑榜 屈臣氏回應稱正在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17日前後,廣州屈臣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涼一族」飲用礦物質水就曾經「中招」,被廣州市工商局曝光為不合格食品,而登上「黑榜」的原因恰好也是菌落總數超標。

  15日下午隨即撥打了廣州屈臣氏蒸餾水客服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正在進一步的了解和跟進此事,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確切的調查結果。

  來自屈臣氏蒸餾水官方網站介紹,屈臣氏蒸餾水的製作過程採用先進的蒸餾技術,包括多層過濾,再以攝氏105°C高溫蒸餾,在過濾及蒸餾過程中,所有雜質及細菌均被消除,滴滴清純。而屈臣氏礦物質蒸餾水配方,更在清純的屈臣氏蒸餾水中,加入鈣、鎂及鉀等礦物質,迎合不同顧客的口味,絕不含納。

  專家:可能引起腹瀉等腸道不適 從口感上難分辨

  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他表示,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水的來源有問題,也就是說灌裝的水質本身就不合格;二是灌裝完畢後沒有滅菌,或滅菌達不到要求;三是包裝質量不合格,比如瓶口的密封性能不夠,或者瓶子的質量不好,導致了細菌在裡面繁殖。

  菌落總數超標的飲用水究竟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危害?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說明其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董金獅稱,菌落總數超標的水或飲料從口感上一般比較難分辨,一般來講,其產生的主要症狀就是引起腸道的不適,比如嘔吐、腹瀉、頭暈、噁心等比較直接的反應。超標更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一些急性疾病,比如便血,甚至有導致死亡的可能。

  質監局建議:注意產品的標籤標識 留意其關鍵信息

  廣州市質監局對消費者購買飲料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提出了以下建議:

  1、消費者可根據標籤標註類型選購自己喜歡的產品,到正規渠道購買知名品牌的產品,選擇有QS標誌的產品。

  2、注意產品的標籤標識,飲料的標籤應標明產品名稱、淨含量、配料表、製造者(或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標準號、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條件。

  3、同時要留意識別關鍵信息,如:果汁型飲料必須標明原果汁含量;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須標明蛋白質含量;運動飲料須標明各種營養素含量;乳酸菌飲料有活性乳酸菌和非活性乳酸菌之分。

  對於屈臣氏蒸餾水菌落超標以及其他品牌飲料抽查不合格事件,中新網生活頻道將繼續跟蹤事態進展。

更多蒸餾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蒸餾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