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業界已經敏感地捕捉到,通用汽車與其在華合作夥伴上汽的關係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特別是雙方在東南亞市場上既是盟友又是競爭對手的敏感關係。
對此,通用汽車中國董事長李添澤(TimLee)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澄清稱:「上汽和通用之間的關係勝過以往任何時候。」一個重要的佐證是,雙方正考慮在印度尼西亞等國展開合作,共同開拓東南亞市場。
自2012年下半年上汽淡出與通用合資的印度公司,並單獨在泰國尋找合資夥伴以來,這至少是通用中國高層2013年第二次借雙方在東南亞合作的可能性來強調雙方「關係穩定良好」。2013年年初,通用中國CEO蘇瑞博也曾借印尼項目凸顯與上汽的盟友關係。
不過,記者從上汽獲悉,對於雙方在印尼的合作方式以及出口車型,目前並無實質性進展可披露,眼下上汽的重心仍是與泰國正大集團的合作,雙方的合資工廠將在2014年投產上汽自主品牌MG車型。與此前一直「借通用之船出海」不同,這被認為是上汽集團真正獨立走向海外的分水嶺動作。
不過,對於一直尋求國際影響力的上汽而言,在海外拓展上,聯合通用共同開拓和自己走出國門「兩條腿」都很重要。對於通用而言,隨著上汽實力的增強,如何處理好兩者間的微妙關係也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印尼計劃
關於印尼市場的共同開發,2013年2月份,通用中國CEO蘇瑞博曾對外透露,雙方正在探討這個項目,「印尼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人均擁有車輛比例極低。通用汽車希望強化在印尼市場的地位,我們正在和上汽合作分析進軍印尼還需要哪些條件,未來有望和上汽在印尼展開合作。」
目前,以豐田為首的日系廠商控制了90%的印尼市場,未來5年,由於當地對小型卡車和小轎車需求的增長,印尼的汽車銷量預計將增加50%。
事實上,雙方關於合作進軍印尼的商談已進行了不止一年。早在2007年,通用準備以中國為平台打開東南亞市場時,印尼就是計劃中的首站。
按照該計劃,上汽集團和通用汽車將按照50%∶50%的股比在印度尼西亞設立合資工廠,生產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當時的預計是,2007年下半年簽署正式協議。但唯一沒有解決的是,上汽和通用尚未決定是使用雪佛蘭品牌還是繼續沿用五菱品牌。
業內分析認為,很可能正是這個分歧,加上上汽通用五菱認為印尼市場並不成熟,而印尼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也不穩定,最終雙方聯手開拓東南亞的第一站放在了印度。
對於此次合作的方式,李添澤稱,具體商業模式仍在談判中。有消息稱,方案之一是通用汽車為上汽完成分包組裝,另一個則是組建更加成熟的通用-上汽合資子公司。
至於車型,上汽相關人士表示,以上汽自主品牌榮威、MG出海的可能性很小,最有可能的仍是已經在印度等東南亞國家有一定接受度的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微型商用車。
早在2005年,上汽通用五菱(SGMW)的微型商用車就已經以CKD方式出口到印尼。目前,五菱宏光等車型也已出口至印度、埃及、南美、智利等國家,並懸掛雪佛蘭標識銷售。
另一種可能性是藉助雪佛蘭的品牌影響力和渠道基礎,將上汽通用五菱自主乘用車「寶駿」同樣以「換標」雪佛蘭的方式出口。
但這也意味著,和6年前一樣,雙方談判的膠著點仍將集中在使用哪個品牌出征的問題上。這也是過去一年間上汽與通用在東南亞戰略上越走越遠的主要原因。
盟友還是對手
根據通用最初的設想,印度市場初步打開後,通用和上汽之間的合作將毫無懸念地繼續深入,但現實卻沒有照此進行下去。
2009年12月,上汽與通用汽車在香港成立50%:50%股比的合資公司,宣布共同進軍亞太市場。然而,2012年下半年,就在合資公司對印度業務新一輪增資的前夜,上汽選擇了不再跟進,其在通用印度業務中的股比由50%速降至7%。
對於放棄增資的原因,上汽的解釋是,印度業務沒有實現預期的盈利,同時在印度銷售的車型無法使用上汽品牌,難以對上汽自身的海外戰略起到實質性的推動。後者被認為是上汽淡出整個通用亞太戰略的信號。
2012年12月,上汽和泰國正大集團聯合宣布,在泰國建立合資公司上汽正大,股比51%:49%,上汽將以技術許可和商標許可方式,授權合資公司生產和銷售MG品牌右舵車輛。
在外界看來,以泰國業務為起點,在國際市場上,上汽正式將自己擺在了通用競爭對手的位置。上汽方面表示,海外業務至此將兩條腿走路:一是繼續與通用合作,二是自主在當地選擇合作對象開發市場。
對於合作夥伴的做法,蘇瑞博的看法是,上汽獨立闖蕩海外市場是其趨於成熟的跡象,上汽已經有信心同通用汽車在內的其他車企展開競爭。
但正如上汽將通用亞太渠道作為其另一條腿一樣,上汽同樣是決定通用亞太戰略能否繼續推進的重要平台。自2012年右舵車在印度首站打響後,上汽通用五菱在亞太市場的汽車出口已成為通用開拓銷量新增長點的重要通道。
在歐美汽車市場不斷萎縮的背景下,被稱為「全球第五大汽車市場」的東南亞更是目前通用急需開拓的新興領地。資料顯示,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占了東南亞地區汽車總銷量的近九成,預估2020年銷量將超過330萬輛。
在這些市場上,微型車較受歡迎,容易拉升銷量,而在通用的生產體系中只有五菱的產品符合需求。泛亞的本土研發能力和雪佛蘭中國基地的實力也是其開拓東南亞的基礎。
通用第三季度業績顯示,該公司營業利潤提升近15%,而淨利潤大幅下滑五成左右。但中國業務仍表現良好,淨利潤率超過9%。在各地區業務中,通用國際運營部增長勢頭最好,同比增幅為8.4%。
在2013年8月將中國業務獨立後,通用國際運營部主要掌管包括亞太(除中國外)、拉美、非洲與中東地區在內的業務。
更多通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通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