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將至,薪資又成為職場人熱烈討論的話題。人人都盼望自己的薪酬一年比一年高,但是加薪卻並不容易。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搜狐新聞客戶端對2035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3.9%的受訪者和單位談過加薪問題;86.0%的受訪者感覺當前員工和單位談加薪困難。
80後的李欣(化名)在杭州某IT公司負責網站運營。進公司半年多,他的工資只漲了200元,「隨著在公司工作時間增長,我手上的工作也越來越多。目前拿這些工資,心裡總感覺有些委屈」。最近,趁著完成一個項目,他找經理談了加薪的事情。但是經理只表示對他有更大的期望,卻沒有答應馬上加薪。李欣笑言,他工作兩年已經跳過3次槽,而每次跳槽都會帶來薪酬的提升,比和公司談加薪要容易。
在北京某遊戲公司做美編的彭嘉楠到公司9個多月了。當初簽訂合同時,公司表示會在她入職後調整薪酬。但是從實習到正式入職,她的薪酬一直沒有漲過。她為此遞交過加薪申請書,但沒能得到明確答覆。「最近我聽同事們說,這個崗位的工資從來沒有變過,也沒有提升的機會。」李欣表示,如果加薪不成,她打算年後辭職。
調查顯示,51.9%的受訪者一到兩年可以獲得一次加薪機會,17.8%的受訪者3到5年可以獲得一次,13.8%的受訪者5年以上才能獲得一次加薪機會。
在受訪者看來,員工加薪請求得不到單位同意,主要原因在於用人單位只關注公司利益(65.1%)。15.4%的受訪者認為原因在於單位對員工工作績效和貢獻了解不足,9.6%的受訪者認為原因在於員工工作能力或表現未達標。
張瑩在上海某律所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她看來,員工與公司談薪酬,主要是在應聘的時候。進入公司以後,由於擔心影響自己形象,與老闆談加薪的人比較少。「能夠與公司在薪酬上討價還價的,大多是能夠在公司獨當一面的人。對於很多崗位來說,公司給出的薪資一般與行業平均水平持平,可談的空間也不大。」
調查顯示,63.0%的受訪者感到自己所在單位的薪酬分配不公平。
「公司給員工的待遇,主要還是根據員工能力和貢獻而定的。」北京某IT公司市場部經理趙先生告訴記者,在招聘時,對於應屆畢業生,公司給出薪酬一般是固定的。由於職場新人還處在學習階段,薪酬增長也相對緩慢。而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員工,起薪自然較高。由於他們很容易做出成績,加薪的機會也相對多。
調查中,37.7%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加薪不成會考慮跳槽,34.4%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會,總和達72.1%。
「等待老闆主動給員工加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員工也得主動要求加薪。」在張瑩看來,談加薪之前,員工個人應該做好充分準備;談加薪時,提出的薪酬額度要明確,要多強調自己的價值和貢獻,而避免談買車買房等計劃,或與其他人的工資做比較,「有時公司可能更願意提供其他的獎勵或補償,所以員工也不必將目光局限於薪酬之上」。
調查中,對於有效地跟單位談加薪,受訪者給出以下建議:尋找合適的方式及時間進行交流(29.3%);注意收集個人工作績效和貢獻等加薪證據(26.1%);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與薪酬制度(24.4%);積極與領導溝通,了解自身不足之處(17.0%);記錄下額外的工作任務和所占據的時間(12.2%);認真書寫總結報告和年終總結(6.2%)。
更多薪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薪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