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煤化工布局應重視煤制烯烴產業化發展

煤化工布局應重視煤制烯烴產業化發展

2013-01-01 11:05:2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烯烴作為現代化學工業的基本有機原料,主導著石油化工的半壁江山。烯烴的下游產品被廣泛用於各個領域,如用來生產塑料和薄膜,用作食品、藥物的包裝材料;製成日常用品、絕緣材料、管道、輻射保護衣;合成纖維,用來製造漁網、繩索、耐酸鹼的織物等。可見,烯烴在工業生產中地位舉足輕重。

  世界各國都將烯烴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我國烯烴供需缺口大,對外依存度較高。因此,加快煤制烯烴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補充傳統石化工藝

  乙烯和丙烯是生產很多石化產品的原料,但由於原料資源短缺等原因,國內乙烯產量增長速度相對緩慢。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烯烴供需缺口每年都在50%以上,已成為亞洲最大的乙烯和丙烯現貨進口國。2010年,我國進口聚乙烯與聚丙烯分別為736萬噸和387萬噸,自給率僅為55.4% 和62%。

  不僅如此,「十二五」期間,聚乙烯和聚丙烯供需缺口也將持續存在。中石化預測,2010-2015年,我國聚乙烯和聚丙烯需求年增速將在5%-7%,2015 年聚乙烯當量消費將超過3500 萬噸,聚丙烯當量消費將接近2600 萬噸。而到2015 年,我國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產能預計只能分別達到1588 萬噸和1698 萬噸,供需缺口較大。

  與此同時,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2001-2011年,世界跨區原油貿易量年增長率僅為1.71%,而同期中國原油淨進口年增長率卻高達13.99%。與之相應,中國進口依存度從2000年的28.2%快速攀升至2011年的54.8%。在未來烯烴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如果依然按照傳統石化工藝生產烯烴,無疑會使我國本已十分嚴峻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更雪上加霜。

  製取烯烴的傳統路線是採用石腦油裂解生產,即通過石油化工生產獲得。隨著科技的發展,採用現代煤化工技術,通過煤制烯烴也可以生產出乙烯、丙烯等烯烴產品。

  煤制烯烴技術主要有兩種,中間都經過甲醇:一種是甲醇制乙烯、丙烯等低碳混合烯烴(MTO),該技術由美國UOP公司/挪威HYDRO公司開發;另一種是甲醇制丙烯(MTP),該技術由德國Lurgi公司開發。煤制烯烴開闢了由煤炭生產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的新工藝,可實現「以煤代油」,作為傳統石化制烯烴的重要補充。

  「以煤代油」成為可能

  目前,煤制烯烴技術已較為成熟,技術工業化生產的成熟性和可靠性已得到驗證,未來大規模推廣值得期待。在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前提下,煤制烯烴可作為我國實現「以煤代油」能源戰略,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

  我國煤炭儲量世界第一,通過煤制烯烴技術將相對豐富的煤炭資源轉化為國民經濟所亟需的烯烴產品,不乏為解決我國石油資源缺乏的重要途徑。

  據示範工程投資情況測算,當國際原油價格高於60 美元/桶時,煤制烯烴項目便具備經濟性。與石腦油裂解制烯烴技術路線相比較,煤制烯烴在經濟上具備競爭力的先決條件是項目須在煤炭基地坑口建設,以自產廉價煤炭為原料,通過經濟型的大規模裝置生產低成本的甲醇,再由甲醇制烯烴。近年來國際油價高位震盪,並帶動下游化工產品價格上漲,而國內煤炭價格處於相對低位。在這種情況下,用煤替代石油生產相應的化工產品,具有較強的經濟競爭力。

  同時,我國煤制烯烴技術領先,並具備大規模發展條件。我國在MTO和MTP技術基礎上,開發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和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技術。

  目前國內已經擁有四個煤制烯烴示範項目。其中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旗下50萬噸/年MTP項目於2010年10月開始試運;神華包頭煤化工有限公司旗下60萬噸/年MTO項目於2010年8月投產;大唐國際發電旗下46萬噸/年MTP項目於2011年6月試運行。這三套裝置的生產已經穩定,加上2011年投產的河南中原石化旗下20萬噸/年的煤制烯烴(CTO)裝置,截止到2011年底我國煤制烯烴生產能力已達176萬噸。

  科學統籌必不可少

  為加快煤制烯烴發展,建議推進相關政策的實施。

  首先,應該將煤制烯烴作為我國現代煤化工發展的重要方向,使之成為傳統石化工藝路線的重要補充。2011年,我國合成氨、甲醇、電石和焦炭等傳統煤化工產品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產業結構較為落後,競爭力差,產能過剩問題嚴重。而以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為代表的現代煤化工產品則存在較大供需缺口,市場空間廣闊。在我國煤礦資源豐富、國際石油長期看漲的大背景下,發展現代煤化工,實現煤炭對石油的部分替代,是我國能源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以滿足烯烴需求,緩解原油緊缺壓力。

  其次,出台相關發展規劃,積極推進煤制烯烴示範升級。煤制烯烴尚未建立科學的政策體系,產業發展缺乏統籌規劃、定位不明、發展目標不清晰。建議抓緊出台《煤炭深加工示範項目規劃》和《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進一步明確「十二五」期間煤制烯烴發展目標、思路和重點,啟動一批基礎好、起點高的煤制烯烴項目,著力推進示範項目升級建設。

  其三,提升煤制烯烴節能減排效率。在當前油煤比價下,煤制烯烴經濟效益較好,但現有發展方式下的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明顯高於石油制烯烴。在示範項目升級過程中,應進一步優化建設方案,重點加強煤炭清潔高效轉化、三廢處理、節能節水等單元技術和集成技術優化,提高資源轉化和利用效率;同時大力發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有效解決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

  最後,要適當布局煤制烯烴產業化發展。在產業規劃方面,應將煤制烯烴和甲醇制烯烴總體上作為傳統石化工藝路線的補充,要統籌考慮產業布局,與國家乙烯規劃銜接,與石油制烯烴實現區域協調和差別化發展。在項目布局方面,要兼顧地區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水平,結合相關產業技術升級和產業轉移,優先考慮在煤炭淨調出地的西部省區進行布局,優先考慮為中西部地區發展化工產業提供原料。

更多烯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烯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