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剛剛平靜了幾天的天氣局面又將被霧霾打破。據中央氣象局網站消息,今天下午,天津、河北中南部和東部、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東部、浙江北部、上海等地出現霾天氣。上述地區空氣品質較差,能見度偏低。中央氣象台於今日10時發布霾黃色預警。
預計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上述地區仍有霾。中央氣象台18時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預計,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江蘇、安徽東部、上海、浙江東北部、河北中南部、天津、山東西北部等地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達4~5級,局地可達6級,不利於空氣中污染物擴散;上述大部地區有中度霾,其中,江蘇中南部、上海、河北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重度霾。
與此同時,我國南方大部地區還將遭受大霧天氣的襲擾。預計未來24小時,我國黃淮以南大部地區有輕霧,其中,四川盆地、貴州大部、湖南西北部、雲南中南部、江蘇大部、上海、福建西北部等地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大霧,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500米的濃霧。中央氣象台沉寂一月有餘的大霧黃色預警今日18時再度鳴響。
進入三季度以來,全國多地區均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霧霾天氣,引發廣泛的關注。10月份,中央財政安排50億資金用於清潔北京周邊空氣。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更是對外表示,北京《2013-2017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政府投入,將達2000億至3000億元。
今年9月,國務院公布了堪稱我國環保史上「最嚴格」的《行動計劃》,計劃實施將使國家投入巨資進行大氣污染治理,主要用於脫硫、脫硝、除塵等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的建設,約占總投資的20%,其中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投資比重最大,約占36%,其次為清潔能源替代約占28%。
工業企業對於節能環保設備的投入將會顯著拉動脫硫、脫硝、除塵設備等的需求,節能方案提供和服務市場也將擴容,在巨大的市場蛋糕面前,環保類的上市公司將會充分受益。
近兩年來,環保股一直是市場資金關注的焦點,尤其近階段霧霾天氣為相關股票帶來持續炒作的機會。
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市場對環保治理的關注度持續升溫。繼國務院8月份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後,環境稅又被提上日程。上周五,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蘇明透露,環境稅方案已上報至國務院,正在按程序審核中。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上報的環境稅方案有望率先對廢水和廢氣兩個稅目徵稅。而根據目前的排污費水平,環境稅一旦開徵,其規模很可能會超過千億,預計環保類上市公司有望迎來一定的發展機會。
分析人士指出,惡劣天氣或將引發投資者對PM2.5概念股的關注。對於PM2.5概念股的投資布局,投資者可以遵循以下主線:
首先是空氣品質監測領域,所謂設備治理、監測先行,沒有監測就無法對空氣品質污染進行有效的判斷和治理,要進行PM2.5等顆粒物的污染治理,首先受益的是檢測儀器廠商,主要投資標的有先河環保、聚光科技、天瑞儀器、雪迪龍等;二是除塵治理領域,從根源上杜絕顆粒物的排放是治理的本質,從事大氣除塵、工業粉塵治理的有龍淨環保、科林環保、三維絲、菲達環保等;三是硫化物、氮氧化物治理領域,因為氮氧化物或硫化物在空氣中可生成毒性更大的硝酸或硝酸鹽氣溶膠,形成酸雨,造成嚴重危害,涉及脫硫脫硝的主要上市公司有燃控科技、龍源技術、九龍電力、國電清新、永清環保等。再者,空氣淨化設備類企業前景光明,尤其是提供工業企業空氣淨化的創元科技。
更多氣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氣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