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正在對反引力進行測試,測試結果有望革新物理學理論並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反引力一直是包括《星際迷航》在內的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的「常客」。不過現在,科學家們相信,最新實驗或許讓他們朝著釐清反物質和反引力理論更近了一步。
反物質很難研究,因為理論研究表明,只要與空氣接觸,反物質就會爆炸成能量,所以必須將其存儲在特殊的由磁場「Hold住」的容器內。在最新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特製的磁瓶來產生並存儲反氫原子(反物質原子)。
接下來,研究團隊計劃慢慢關閉磁場並觀察瓶內的反氫原子是下降還是上升。如果這些原子上升,而非在引力的作用下下降,那麼,科學家們將可以發現反物質引力的新屬性,而且,整個物理學理論都將被改寫。
理論表明,反物質會製造一個反引力場,將周圍的事物全部推開,《星際迷航》中的聯邦星艦「進取號」就是在此反引力的作用下,不使用任何燃料就可以在恆星之間流暢自如地行進;同樣,這一作用力也可被用來讓航空器在不使用任何燃料的情況下發射升空。
歐核中心阿爾法(ALPHA)-2實驗項目的負責人傑弗瑞·漢格斯特表示:「簡而言之,如果我們將反物質放入與地球的引力場類似的引力場內,它上升還是下落呢?」
假如該研究小組設法發現了氫原子和反氫原子的引力差異,對於試圖弄明白為什麼宇宙大爆炸所產生的反物質幾乎都消失殆盡了的物理學家們來說,這不啻為一個意想不到的福音。
物理學理論表明,宇宙大爆炸之後製造出了同樣數量的物質和反物質。當物質原子和反物質原子相遇時,它們會相互湮滅。但科學家們認為,物質原子和反物質原子之間,一定存在著細微的差異,使物質能夠「幹掉」反物質,並最終形成我們現在所賴以生存的宇宙。
而且,諸如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性質等重大的未解之謎,引力似乎也脫不了干係,所以,最新研究或許也能為科學家們提供關於暗能量的「蛛絲馬跡」。
更多實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實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